[发明专利]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制作方法以及不锈钢表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4025.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6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辉;梁梅新;董涛;张贺;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3/00 | 分类号: | B21K2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表壳 锻压 方法 制作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不锈钢材质的胚料;对胚料进行第一次热锻处理;对第一次热锻处理后的胚料进行第二次热锻处理;对第二次锻压处理后的胚料进行酸洗处理;对酸洗处理后的胚料在常温下进行3~4次冷锻处理。同时,还提供一种不锈钢表壳的制作方法和一种不锈钢表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胚料的锻压工序中,采用两次热锻处理取代传统的冷锻处理,并且配合酸洗去除因热锻而引起的胚料表面发黑,再通过3~4次冷锻处理作外形修正,其能够减少锻压的总次数,提高锻压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一种不锈钢表壳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不锈钢表壳。
背景技术
手表是一种便携式时间显示/计时的工具,并且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随着手表的制作工艺的发展,手表的表壳的款式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款式。例如,基于材料的选择,有不锈钢表壳、钛合金表壳、塑胶表壳、铝合金表壳等等。而不同材质的表壳的制作也不相同。
对于不锈钢制的手表的表壳制作,一般的工艺流程为:锻压、车铣、打耳孔、以及CNC加工修正耳孔。其中,对于锻压,传统的工艺中需要进行九次冷锻加工才能得到一个手表的表壳的胚体,原因在于,冷锻是在常温下对胚料进行加压成型处理,而不锈钢材料的延展性较差,若胚料在一次冷锻中形变幅度过大,会使得胚料出现断裂。因此,需要通过多次冷锻逐步成型,导致锻压的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采用两次热锻处理取代传统的冷锻处理,并且配合酸洗去除因热锻而引起的胚料表面发黑,再通过3~4次冷锻处理作外形修正,其能够减少锻压的总次数,提高锻压的工作效率。
一种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不锈钢材质的胚料;
对胚料进行第一次热锻处理:将胚料预热后放入到锻压模具中进行锻压,预热后的胚料的温度≥800℃,锻压模具的温度≥450℃,锻压的成型压力≥150T;
对第一次热锻处理后的胚料进行第二次热锻处理:将胚料预热后放入到模具中进行锻压,预热后的胚料的温度≥800℃,锻压模具的温度≥450℃,锻压的成型压力≥150T;
对第二次锻压处理后的胚料进行酸洗处理;
对酸洗处理后的胚料在常温下进行3~4次冷锻处理:将胚料放入到锻压模具中进行锻压,胚料和锻压模具均为常温,锻压的成型压力≥150T。
上述不锈钢表壳的锻压方法,在获取到不锈钢材质的胚料后,采用两次热锻处理对胚料进行锻压成型。并且在每次热锻处理时,胚料先进行了预热,预热后的胚料的延展性提高,并且在预设温度的锻压模具中进行锻压,使得胚料能够进行较大幅度的形变,从而减少锻压的次数。而热锻处理会导致胚料的表面发黑,因此,通过酸洗处理清洗掉胚料表面的黑色物质。在酸洗完毕后,通过3~4次冷锻处理对胚料进行形状修正,完成不锈钢表壳的锻压工序。通过上述设计,采用两次热锻处理取代传统的冷锻处理,并且配合酸洗去除因热锻而引起的胚料表面发黑,再通过3~4次冷锻处理作外形修正,其能够减少锻压的总次数,提高锻压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胚料通过高周波加热的方式进行预热,高周波加热的时间为3s~6s。采用高周波加热的方式,在3s~6s内使得胚料快速预热至800℃以上,加热速度快,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次热锻处理和第二次热锻处理时,胚料在预热后的温度为800℃~900℃。将不锈钢材质的胚料预热至800℃~900℃,可以让胚料保持形状的前提下,提高其延展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次热锻处理和第二次热锻处理时,锻压的成型压力为150T~500T。根据胚料的大小和不锈钢的成分,可以在150T~500T之间调整锻压的成型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