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6121.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军;高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晔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80/00 | 分类号: | F23B80/00;F28D20/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高锡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约 燃料 减少 气体 排放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属于能量转换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燃烧机构、烟道和换热机构,所述燃烧机构的上部为气体燃烧室,生物质燃料裂解出的挥发份在所述气体燃烧室进行燃烧放热,气体燃烧室的下方为固体燃烧室,生物质燃料的固体成分在所述固体燃烧室燃烧放热;所述固体燃烧室、气体燃烧室、烟道和换热机构依次连通。其可以提高固体燃烧室和气体燃烧室内的温度,从而达到挥发分充分燃烧的温度,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所述燃烧机构与换热机构在封闭系统相对分离,可有效缓解先进燃烧技术和换热技术的矛盾,保证燃料热能充分释放和热能被介质高效置换;所述燃烧机构可减少结焦,改善燃烧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属于能量转换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储备在生物质中,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发热量大、不含硫磷、投料方便等优点。生物质能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工业化应用规模。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被利用的主要形式为生物质燃料。我国的生物质燃料主要是由秸秆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挤压而成, 生物质燃料主要由挥发份和固定碳及灰份等构成,根据制造原料不同,挥发份一般含量为60%-80%左右。所以生物质燃烧主要是气体的燃烧。但由于生物质燃烧裂解出来的气体成份较为复杂,各种成份燃烧的温度不同,这就需要高温环境才能使挥发份充分燃烧释放热量。
同时,生物质燃料中含有较多的钾、钠等碱金属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熔点较低的盐并逐渐熔化形成流体,这些流体与下面的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质颗粒遇冷风会形成结焦物,结焦物中含有未充分燃烧的燃料,结焦物过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结焦物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燃烧,须不定时地停机进行清除,影响使用。
由于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燃烧炉基本延用了传统燃煤炉的结构,直接在燃烧室部位进行换热。这样虽然看似换热效率高,但是换热后却降低了燃烧室内的温度,达不到部分挥发份的燃点,挥发份得不到充分燃烧,特别是焦油类物质,更是难于燃烧,不能燃烧的成份随着烟道排出,导致了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放热量小;同时,传统燃煤炉的燃烧室的密封性差,部分挥发份未来得及燃烧就会通过烟道外泄了,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这也成为生物质能源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其可以提高燃烧机构内的温度和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挥发分充分燃烧的温度,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包括燃烧机构、烟道和换热机构,所述燃烧机构的上部为气体燃烧室,生物质燃料裂解出的挥发份在所述气体燃烧室进行燃烧放热,气体燃烧室的下方为固体燃烧室,生物质燃料的固体成分在所述固体燃烧室燃烧放热;所述固体燃烧室、气体燃烧室、烟道和换热机构依次连通。
上述可节约燃料且减少气体排放的燃烧炉,所述固体燃烧室的下方设有炉排,炉排下方设有进风室,所述固体燃烧室的侧壁设有给料口;所述炉排包括燃料仓、摊铺炉排、第一驱动齿轮和电机,所述燃料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体燃烧室和进风室连通,摊铺炉排位于燃料仓内,摊铺炉排的驱动端穿出燃料仓侧壁,第一驱动齿轮与摊铺炉排的驱动端连接并带动摊铺炉排运转,电机与第一驱动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并通过链条传动;还设有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的输出端穿过固体燃烧室的侧壁并延伸至燃烧仓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