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细胞株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219.9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徐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广科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 |
代理公司: | 11541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海力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脏 小鼠肝脏 肠癌细胞株 高转移细胞 高转移 转移率 大肠 筛选 肠癌细胞 生理环境 成瘤率 细胞株 小鼠 器官 体内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细胞株和应用,本发明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的原发灶是在大肠,提供转移发生的真实原发环境;转移的发生是从大肠原发灶自发转移至肝脏;筛选的环境是小鼠体内具有完整的生理环境,尤其是免疫完整的环境;筛选的条件是小鼠肝脏内适合肠癌细胞建立和生长转移灶生理特异性;所得到的高转移细胞株达到100%的原发成瘤率且80%以上的肝脏转移率;所得到的高转移细胞株转移的器官大约90%在转移前期发生且只发生在肝脏,肝脏特异转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细胞株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大肠癌是世界以及我国发病率第三的癌症。肝转移是肠癌最主要致死原因。肠癌肝转移的科学研究十分紧迫。尤其是从基础医学方面了解肝转移的发生发展的遗传及分子机制,对于进一步研发靶向肠癌肝转移的干预手段和治疗药物意义尤为重大。用于研究肠癌肝转移的实验工具和研究平台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近十几年对肿瘤研究的进一步认识,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环境等方向的新发现对研究平台反映癌症发生的真实性的要求更加严苛。能真实反应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微环境背景且具有稳定器官特异性高转移的肿瘤细胞系可以为癌症转移研究提供科学研究的工具。
小鼠来源的肠癌细胞系因可在免疫完全的动物体内研究,能反映转移研究不可缺少的真实的器官环境及正常的免疫背景,成为肠癌肝转移重要的实验工具和平台。遗憾的是现有的小鼠肠癌细胞系中没有一种能满足稳定的自发性肝脏特异性高转移要求。目前普遍采取的从已有细胞系筛选转移株的方法,主要方法大致分为如下:
1.体外筛选:通常利用Transwell小室在底层铺上模拟体内基质的Matrigel基质胶,筛选现有细胞系中具有高侵袭或高迁移能力细胞克隆。此类方法在体外环境培养基中,很难模拟体内真实环境,所筛选出的细胞株在体内的表现不确定,科学价值很有限。
2.经脾脏注射体内筛选:此方法将肠癌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脾脏,利用脾脏和肝脏解剖学上位置关系,使肿瘤细胞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生长形成实验性转移灶,随后从肝脏转移灶上获取细胞株。此类方法虽在体内进行,但完全忽略肠癌是在大肠发生发展然后转移到肝癌的病理机制,并且实际上肠癌的肿瘤细胞的转移发生也不需要从脾脏经过。因此此方法和在肝脏直接注射肿瘤细胞的方法差异不大,也无法满足稳定的肝脏特异性高转移率的要求。
3.经盲肠注射体内筛选:此方法将肠癌注射入小鼠盲肠,形成原位的大肠肿瘤模型,待肿瘤细胞自发转移到肝脏形成转移灶后获取细胞株。此类方法虽然提供了原位的器官环境和从大肠到肝脏的自发转移过程,但目前已有的所有可用的小鼠肠癌细胞系利用此方法建立肠癌模型后,肝脏转移率非常低(<10%),所以获取肝脏转移细胞株的几率非常低且成本很高。同时,此方法获得的只是转移到肝脏的肿瘤细胞株,并不能保证其自身能够在科学实验中产生较高且稳定的肝脏转移率。更重要的是不能确定这样的细胞株具有只转移到肝脏的特异性,发生肺、脑等其他多脏器转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基于此类细胞株的肠癌肝转移的科学研究,很可能会混杂如肺、脑等其他多脏器转移的分子、基因、免疫相关的噪音信息,影响肠癌肝转移的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现有的方法无法建立具有肝脏特异性高转移率,且能满足肠癌从原发灶到肝脏转移灶的全过程,并体现体内生理和免疫环境的肠癌细胞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建立具有肝脏特异性高转移率,且能满足肠癌从原发灶到肝脏转移灶的全过程并体现体内生理和免疫环境的肠癌细胞株。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鼠肝脏高转移肠癌细胞株的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广科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广科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