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6827.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徐俭;李文韬;郭成;彭思伟;孙小燕;庄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0 |
代理公司: | 31230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海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理素质 员工 人员能力 岗位 内外部环境 公司目标 管理领域 监测指标 能力测评 能力素质 培训开发 企业员工 企业战略 数据分析 外部环境 员工绩效 分析 多视角 多维度 测评 层级 构建 培训 应用 发现 | ||
一种基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应用方法,属于管理领域。其包括下列步骤:明确公司目标及内外部环境;以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分析为导向,构建人员心理素质模型和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根据心理素质模型和岗位能力模型,针对企业员工开展能力测评,了解员工整体心理素质情况和岗位能力情况;通过设计监测指标,多维度、多视角、跨层级针对员工测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员工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和实际做到什么程度互为依据,分析发现员工绩效与岗位要求存在的差距或不太理想的具体原因。本发明可依据分析的结果与原因具体地、科学合理地、重点突出地计划与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工作。可广泛用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培训的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开展培训目的的一般是帮助员工提高岗位的胜任力,弥补其自身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工作要求,更出色地完成岗位职责。而“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正是企业开展培训所要遵循的原则。
但传统的企业培训并没有从组织、部门、岗位以及自身层面(心理状况)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所以通常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等成本投入,同时也无法达到培训的效果和目的。
基于能力素质的培训研究关于岗位要求的包括技能、知识、特质、精神层面在内的每一项能力要素,都可以通过量表测评等方法手段准确了解与掌握员工的目标水平和现状水平,并通过对员工实际工作现状与岗位目标要求的差距分析来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开发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培训重点明确突出,从而在节省培训开支的同时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
如何基于员工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和实际做到什么程度互为依据,分析发现员工绩效与岗位要求存在的差距或不太理想的具体原因,依据分析的结果与原因具体地、科学合理地、重点突出地计划与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开发,是实际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应用方法。其通过对企业进行组织层面、工作层面分析、工作者个人层面等诸多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及针对培训管理数据、因子数据、外部数据开展数据溯源、数据收集与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的工作。直观的展示企业培训人员“人物画像”;并以“领导驾驶舱”理念为整体设计切入点,使管理者能够直观地监测、了解与分析企业培训整体情况。以期达到对企业培训计划,培训情况的高效管控,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应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培训应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明确公司目标及内外部环境;
第二步:以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分析为导向,构建人员心理素质模型和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第三步:根据心理素质模型和岗位能力模型,针对企业员工开展能力测评,了解员工整体心理素质情况和岗位能力情况;
第四步:通过设计监测指标,多维度、多视角、跨层级针对员工测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员工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和实际做到什么程度互为依据,分析发现员工绩效与岗位要求存在的差距或不太理想的具体原因;公司可依据分析的结果与原因具体地、科学合理地、重点突出地计划与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开发。
具体的,所述的人员心理素质模型包括:
基于班组人员实际工作状况,采用心理学工具,从人员心理胜任力的前提保障、内在动力、外在个性、基础感知、深度认知方面,针对企业人员综合心理素质进行全方面的剖析;
从“心理弹性、工作态度、个性风格”三个角度,着重了解企业人员的“情绪管理、进取主动、责任意识、自信判断、严谨细致、协同合作、执行控制、灵活应变”八项职业心理需求指标。
具体的,所述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