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4330.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伟;万芳;杨波;白锦洋;肖琨;代东颖;李洪彪;欧阳松;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贾耀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dams 悬架 载荷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双横臂独立悬架中的上横臂、下横臂和弹簧的硬点坐标,在ADAMS中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刚体模型,根据所述上横臂与车架和轮组的连接方式、下横臂与车架和轮组的连接方式以及弹簧与车架和下横臂的连接方式,在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刚体模型中建立各个刚性杆之间的约束,在轮胎处加载需要校核的工况载荷值,计算得到各个刚性杆之间约束处的载荷值。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能够计算得到悬架导向机构与车架、轮组接口处的空间载荷,用于悬架导向机构拓扑优化和强度计算,以及车架、轮组与悬架导向机构连接处的强度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载荷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底盘悬架系统设计时,导向机构需要进行拓扑优化和强度计算;车架、轮组结构设计时,也需要计算其与悬架导向机构接口处的强度;因此,需要进行极限工况下的悬架载荷计算。
常规的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只可计算悬架导向机构与车架连接接口在某一受力平面的载荷,空间载荷很难计算,且当连接接口大于1时,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就不适用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能够计算得到悬架导向机构与车架、轮组接口处的空间载荷,用于悬架导向机构拓扑优化和强度计算,以及车架、轮组与悬架导向机构连接处的强度计算。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双横臂独立悬架中的上横臂、下横臂和弹簧的硬点坐标,在ADAMS中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刚体模型,
根据所述上横臂与车架和轮组的连接方式、下横臂与车架和轮组的连接方式以及弹簧与车架和下横臂的连接方式,在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刚体模型中建立各个刚性杆之间的约束,
在轮胎处加载需要校核的工况载荷值,计算得到各个刚性杆之间约束处的载荷值。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上横臂的硬点坐标为上横臂内侧点坐标和上横臂外侧点坐标。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下横臂的硬点坐标为下横臂内侧点坐标和下横臂外侧点坐标。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弹簧的硬点坐标为弹簧上支点坐标和弹簧下支点坐标。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双横臂独立悬架刚体模型中建立各个刚性杆之间的约束包括:所述上横臂和下横臂与车架之间均采用旋转副约束,所述上横臂和下横臂与轮组之间均采用球铰副约束,所述弹簧的上支耳与车架之间采用球铰副约束,所述弹簧的下支耳与下横臂之间也采用球铰副约束。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在轮胎处加载需要校核的工况载荷值具体为:在车轮接地点加载需要校核的工况载荷值,所述工况载荷值为典型工况的输入载荷,所述典型工况的输入载荷包括静载工况、3倍静载工况、侧翻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工况载荷值为静载工况的输入载荷时,计算得到上横臂内点、上横臂外点、下横臂内前点、下横臂内后点、下横臂外点和弹簧下支点的受力。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工况载荷值为3倍静载工况的输入载荷时,计算得到上横臂内点、上横臂外点、下横臂内前点、下横臂内后点、下横臂外点和弹簧下支点的受力。
本发明基于ADAMS的悬架载荷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工况载荷值为侧翻工况的输入载荷时,计算得到上横臂内点、上横臂外点、下横臂内前点、下横臂内后点、下横臂外点和弹簧下支点的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