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酶重组细胞及多酶级联催化合成D-泛解酸内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6856.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应向贤;汪钊;赵嫚;程先锋;林行;殷杭华;白彦兵;陈梁;毛王伟;张连春;余建新;金文究;姜伟林;娄波;汪军;刘学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17/0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赵青朵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细胞 级联 催化 合成 泛解酸 内酯 方法 | ||
1.一种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诱导产生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和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
所述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来源于嗜甲基拟无枝酸菌,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来源于酿酒酵母,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所述重组细胞为非植物品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还诱导产生葡萄糖脱氢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脱氢酶来源于微小杆菌,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脱氢酶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7.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细胞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编码所述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的多核苷酸插入第一载体,得到第一重组载体,将编码所述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的多核苷酸插入第二载体,得到第二重组载体;以及
步骤二,将所述第一重组载体和第二重组载体导入宿主细胞,得到重组细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编码所述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的多核苷酸和编码葡萄糖脱氢酶的多核苷酸分别插入第二载体,得到第二重组载体。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为pET-28b,所述第二载体为pACYCDuet-1,所述所述宿主细胞为
10.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重组细胞诱导产生的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和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催化DL-泛解酸内酯或L-泛解酸内酯生成D-泛解酸内酯;
所述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来源于嗜甲基拟无枝酸菌,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D-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来源于酿酒酵母,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还诱导产生葡萄糖脱氢酶,以葡萄糖作为辅底物,利用所述葡萄糖脱氢酶连续催化反应体系中的NADP+转化为NADPH。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L-泛解酸内酯与葡萄糖的初始摩尔浓度比为1:0.5~1:3。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0~50℃,pH为4.0~10.0。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D-泛解酸内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杭州鑫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8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宿主细胞修饰方法
- 下一篇:利用芽孢杆菌发酵液生产木霉菌厚垣孢子的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