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040.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乔;柯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G02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薛晓伟 |
地址: | 04802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具有 电子 装置 | ||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一透镜组,所述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多个透镜,每个所述透镜具有两个有效镜面,两个所述有效镜面一个位于物侧,另一个位于像侧;每个发生反射的透镜的物侧的有效镜面及/或像侧的有效镜面上形成有一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满足如下关系:B10.5%;B20.35%,其中,B1是指波长490~620nm的光在发生反射的透镜的物侧的有效镜面及/或像侧的有效镜面上的反射率的最大值,B2是指波长为490~620nm的光在发生反射的透镜的物侧的有效镜面及/或像侧的有效镜面上的反射率的平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还满足如下关系:A11%;A20.5%,其中,A1是指波长为420~490nm的光在发生反射的透镜的物侧的有效镜面及/或像侧的有效镜面上的反射率的最大值,A2是指波长为420~490nm的光在发生反射的透镜的物侧的有效镜面及/或像侧的有效镜面上的反射率的平均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还满足如下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镜筒、一滤光片及一影像感测器,所述透镜组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透镜组、所述滤光片及所述影像感测器沿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布,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影响感测器上且正对所述透镜组,所述影像感测器正对所述滤光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自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向所述镜头模组的像侧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透镜的位于物侧的有效镜面上设置有所述镀膜,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设置有一垫圈,所述垫圈用于保持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气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遮光片组,所述包括多个遮光片且其中部依次开设有用于透光的通孔,多个所述遮光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与垫圈、所述垫圈与第五透镜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遮光片、第二遮光片、第三遮光片、第四遮光片及第五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三遮光片、所述第四遮光片及所述第五遮光片自所述镜头模组的物侧向所述镜头模组的像侧设置,且其中部依次开设有用于透光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三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所述第四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垫圈之间,所述第五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垫圈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挡环,所述挡环设于第五透镜后方且固定设于所述镜筒内,以将所述透镜组止挡于所述镜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未经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