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较低渗透系数的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1208.6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陈枝东;王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唐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渗透 系数 垂直 防渗 帷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具有较低渗透系数的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包括:按照设计要求环绕垃圾坑开挖导沟,并修筑导墙,向导沟内注入泥浆,沿着导沟继续向下开挖;将钢筋笼吊放入导沟中,将接头管竖直向下插设在导沟内,接头管贴合在钢筋笼的两侧,钢筋笼与接头管共同在导沟内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单元段;然后向钢筋笼内灌注流态固化土;待流态固化土凝固后,拔出接头管,重复上述施工步骤,浇筑多个首尾依序连接的单元段,在导沟内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固化土防渗帷幕;在流态固化土以及钢筋笼的配合下,防渗帷幕结构更加稳定,可承受较大的剪力,废液不易渗透至帷幕外部,大幅提升防渗帷幕的垂直防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防渗帷幕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较低渗透系数的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在垃圾的堆积过程中,由于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和大量降水,形成垃圾渗滤液,我国早期建立的垃圾场往往没有垃圾渗滤液防渗系统,垃圾渗滤液不断向下渗透,最终导致水土污染。
目前,市面上多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渗墙一类的垂直防渗帷幕,其基本的原理为使用机器将固化浆液与土充分搅拌,固化后得到防渗帷幕。
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具有渗透系数较高,强度不高等特点,在一些特大型的垃圾场中,上部防渗帷幕的位移甚至达到接近1米,且承受比较大的剪力,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的渗透,得到防渗透更低渗透系数的防渗墙,是目前工程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较低渗透系数的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渗滤液防渗系统渗透系数较高,防渗帷幕强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具有较低渗透系数的垂直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1)、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导沟,所述导沟环绕垃圾坑布置;所述导沟具有两个对立布置的内侧壁,沿着所述导沟的内侧壁修筑两道导墙;
2)、向所述导沟内注入泥浆,采用机械挖槽的方式,沿着所述导沟的底部继续向下开挖;
3)、对所述导沟的底部进行清底;
4)、将钢筋笼呈竖直状吊放入所述导沟中,将两个接头管竖直向下插设在所述导沟内,两个所述接头管分别对接在所述钢筋笼的两侧侧边,所述接头管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导沟的底部,所述接头管的顶部延伸出导沟的侧壁,所述钢筋笼与两个所述接头管共同在所述导沟内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单元段;
5)、将导管下放至所述钢筋笼中,然后向所述钢筋笼内灌注流态固化土;
6)、待所述钢筋笼内的流态固化土凝固后,拔出所述接头管;
7)、重复施工步骤2)、3)、4)、5)、以及6),在所述导沟内筑成多个所述单元段,多个所述单元段依序首尾连接,所述单元段将所述导沟的内部封填,并在所述导沟内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固化土防渗帷幕。
进一步地,在施工步骤2)中,从所述导沟的底部的两侧开挖,形成两条沿所述导沟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边槽,两条所述边槽平行对立布置,两条所述边槽中部围合有中间土层,沿所述边槽向中部继续开挖,直至将所述中间土层挖除干净并与所述边槽的底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流态固化土包括固化剂、干土、外加剂以及水,所述固化剂质量为所述干土的质量的四分之一,所述外加剂的质量为所述固化剂与所述干土质量之和的千分之一,所述水的质量为所述固化剂与所述干土质量之和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在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导沟的底部上挖设有多条第一纵向导流槽,多条所述第一纵向导流槽沿所述导沟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在所述导沟的底部挖设多条第一横向导流槽,所述第一横向导流槽沿所述导沟的宽度方向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1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