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钱柳叶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53670.7 申请日: 2019-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9985086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陈卫卫;莫丽萍;刘灵杰;陀海燕;谭栀恩;曾佩琴;韦艳萍;罗春花;黄俊善;刘雅婷;覃柳馨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52 分类号: A61K36/52;A61K9/14;A61K9/19;A61P3/10;A23L33/105;A61K127/00
代理公司: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代理人: 梁山丹
地址: 5302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柳叶 速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青钱柳叶速溶粉,该速溶粉为青钱柳叶经热水浸提后,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离心、杀菌,得药液,药液经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得到的速溶粉。该青钱柳叶速溶粉具有粉体细腻,易溶于水,冷溶性好,茶汤澄清透明,没有茶渣及青臭味,冲饮携带方便,降血糖作用明显等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速溶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在制备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保留了青钱柳叶的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成分,同时去除其本身的一些不良气味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钱柳叶速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后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临床上有不少疗效较好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因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且某些药物不能有效控制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故不能作为长期应用的首选。而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时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良反应少且轻等优势。因此,中药治疗糖尿病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系胡桃科(Juglaruiaceae)青钱柳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江苏、江西、安徽、广西、浙江、湖南、贵州、福建、台湾、四川、湖北、云南和湖北等地,多生于海拔420-2500米的山区、溪谷、林缘、林内或石灰岩土地《中国植物志》。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青钱柳叶具有清热消渴解毒、生津解暑止渴、消炎止痛消肿、补肾等防病治病功效。长期以来,民间用其叶片泡茶饮用历史悠久,味道甘甜,被誉为“甜茶”、“神药”。有药理实验表明,青钱柳叶煎剂68.0g/L(相当于4300mg/kg)及以下剂量对大鼠未见明显母体毒性作用和胚胎毒性作用,无致畸作用,可见其安全性极高,国家卫计委于2013 年10月30日将青钱柳叶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速溶茶粉是以茶叶为原料,通过现代新技术、方法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加工制备而得植物提取物。其保留了传统茶叶中具有能够进入茶汤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具有茶对人体的一切功效,同时还具有饮用方便、水溶性好、无需去渣,相对体积或重量小、便于携带,易保存运输、不含有害物质等特点,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青钱柳叶具有缓解疲劳、降脂、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压、抗菌、抗肿瘤等功效,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以青钱柳叶等多种茶叶或中药材作为原料加工制备而成的保健速溶茶粉,其原料提取方法多以沸水煎煮或者辅以加压、加入复合酶酶解、超声等方法辅助提取,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青钱柳叶中的有效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从而难以保证其功效以及产品冷溶性不良,茶汤易混浊和沉淀,青臭味大让人难以接受等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青钱柳叶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钱柳叶速溶粉,该速溶粉为青钱柳叶经50-70℃热水浸提后,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离心、杀菌,得药液,药液经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得到的速溶粉。

一种以上所述的青钱柳叶速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R1.将青钱柳叶进行除杂,清洗后,干燥;

R2.干燥后的青钱柳叶加水,加热至50-70℃浸提,得到浸提液;

R3.将浸提液通过陶瓷膜进行微滤,得滤液;

R4.将滤液通过组合膜浓缩,得第一次浓缩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