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7584.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文秋香;李春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靶向 自组装 纳米链 荧光纳米 探针 化学交联 荧光材料 配体 制备 肿瘤 近红外荧光 传统手术 导航工具 实时监测 手术导航 手术治疗 肿瘤细胞 精准化 可视化 双亲性 转移瘤 靶向 多肽 腹腔 应用 体内 诊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包括作为载体的自组装纳米链,以及负载于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的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所述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经化学交联负载于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双亲性多肽自组装形成自组装纳米链;利用化学交联的方式将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分别化学交联至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本发明的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具有近红外荧光肿瘤靶向的特性,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效体内外靶向,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导航中可克服传统手术难以实时监测和指导的困难,为腹腔转移瘤等一系列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一种可视化和精准化的导航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靶向性纳米链,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肿瘤检测及手术导航中的应用,并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肿瘤致死人数巨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是实体瘤的首选治疗手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可以显著减少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生存期;无耐药性问题;相比于化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一般为一次性操作,费用相对而言低。而成功实时手术的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肿瘤边界、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精准的影像手术导航技术可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在多种成像形式中,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直观可视化、实时便捷、可实现多通道检测、高灵敏性、无辐射等优点在生物医学成像中具有独特优势。而近红外荧光在生物组织内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背景干扰小和分辨率高,能够实现非侵入式的实时深层组织成像,因此,在生物成像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近红外荧光可分为近红外一区(NIR-I,650-950nm)和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两个窗口,其中近红外二区具有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更高的信噪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
靶向性是纳米荧光探针应用的关键性因素。肿瘤细胞表面会显著性的高表达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例如整合素αvβ3),这为肿瘤检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靶标。但是传统手术都存在难以实时监测和指导的困难,因此,如何实现对肿瘤的高灵敏度检测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现状,提供一种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其包括:作为载体的自组装纳米链,以及负载于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的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经化学交联负载于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靶向配体包括多肽、小分子、抗体和核酸适配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双亲性多肽自组装形成自组装纳米链;
利用化学交联的方式将荧光材料和肿瘤靶向配体分别化学交联至所述自组装纳米链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在制备肿瘤靶向荧光成像试剂、肿瘤细胞标记或肿瘤手术摘除导航领域中的用途。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肿瘤细胞标记方法,其包括:使待标记的肿瘤细胞与前述肿瘤靶向的荧光纳米链探针共孵育,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