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2005.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芦丹丹;焦芹芹;杨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R1/6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郑暄;豆欣欣 |
地址: | 2003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霍乱弧菌 选择性 鉴别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包括组份: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粉、碳酸钠、酵母粉、亚硫酸钠、葡萄糖、猪胆盐、放线菌酮、亚碲酸钾和新霉素。采用本发明的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含有组合抑菌剂:亚硫酸钠、猪胆盐、放线菌酮、亚碲酸钾、新霉素,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的生长,同时对霍乱弧菌生长无影响;因此,霍乱弧菌能在本发明制备的培养上生长良好,并且能利用培养基中的亚碲酸钾将Te6+还原为Te,使菌落中心呈现特异性的黑色,更易检测和鉴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鉴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霍乱弧菌,具体是指一种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霍乱弧菌是一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甘露糖,氧化酶阳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的革兰氏阴性弧菌。菌体呈弯曲弧状或逗点状,大小1~3×0.3~0.6μm,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孢,耐碱,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亦能生长良好。根据菌体O抗原的血清学多样性可将霍乱弧菌进一步分为210多个血清群,其中O1和O139群产毒株是引起人类霍乱的主要病原体。
霍乱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历史上曾引起7次全球大流行,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有10万~25万霍乱病例,另有2000~5000人死亡。由于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目前已被列入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必须强制管理的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霍乱弧菌新的变异菌株。它们从病人体内新分离时的细菌形态典型,但经人工培养后常呈杆状而不易与其他肠道菌区别,因而在分离鉴定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据观察研究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因此,寻找一种准确、有效、特异地分离和鉴定霍乱弧菌的方法,对治疗、诊断和预防霍乱显得尤为迫切。
现有技术常利用霍乱弧菌耐碱且营养要求不高的特点进行微生物鉴别检测试验,但检测结果却常受嗜碱菌的干扰而不能保证较高的特异性。除此之外,检测霍乱弧菌方法还有生化鉴定法、血清凝集法、免疫法、聚合酶链反应法,基因芯片等,但由于操作复杂,检测流程较长,费用较高等不利因素,临床上用于霍乱弧菌检测的最优方式仍然是选择性培养基。CN105349610A描述了一种霍乱弧菌鉴别的选择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作为选择性指示剂,能够使霍乱弧菌菌落周围显现半透明红色外圈而与其他细菌区别开来,但不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抑制杂菌的能力较差。CN104195213A公布了一种弧菌显色培养基,但这种培养基不能区分霍乱弧菌和溶藻弧菌,从而导致假阳性。目前市场上虽然有霍乱弧菌显色培养基销售,但价格较为昂贵,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失,提供一种易于检测和鉴别的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霍乱弧菌选择性鉴别培养基,其中,包括组份: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粉、碳酸钠、酵母粉、亚硫酸钠、葡萄糖、猪胆盐、放线菌酮、亚碲酸钾和新霉素。
较佳地,每1L培养基中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份:蛋白胨1.0~50.0g,氯化钠1.0~10.0g,琼脂粉10.0~20.0g,碳酸钠3.0~8.0g,酵母粉0.3~10.0g,亚硫酸钠0.2~5.0g,葡萄糖0.5~5.0g,猪胆盐1.5~5.0g,放线菌酮2.0~15.0mg,1%亚碲酸钾0.5~5.0mL,新霉素0.1~3.0mg,纯化水1000mL,培养基的pH值为:8.6±0.2。
较佳地,每1L培养基中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份:蛋白胨15.0g;氯化钠5.0g;琼脂粉12.0g;碳酸钠3.0g;酵母粉5.0g;亚硫酸钠1.5g;葡萄糖2.0g;猪胆盐2.5g;放线菌酮7.0mg;1%亚碲酸钾2.0mL;新霉素0.9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