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0656.4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吴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4 | 分类号: | C07D21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氯吡啶 醇钠 制备 高纯度 氯乙酰氯 收率 生产工艺 惰性气体保护 生产工艺过程 催化剂回收 三氯乙酰氯 化工原料 技术难度 减压蒸馏 生产技术 升温搅拌 丙烯腈 回流液 热过滤 粗品 环化 加成 溶剂 液面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氯乙酰氯;制备三氯乙酰氯;加成环化: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下加入溶剂、氯乙酰氯纯品、丙烯腈和催化剂,升温搅拌回流,使回流液回流至液面以下,减压蒸馏,热过滤,催化剂回收待用,得到滤液待用;制备3,5,6‑三氯吡啶‑2‑醇钠粗品;制备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3,5,6‑三氯吡啶‑2‑醇钠制备技术难度高、收率低以及纯度低的问题,制备得到的3,5,6‑三氯吡啶‑2‑醇钠具有纯度高、收率高以及色泽较浅的优点,生产工艺过程合理且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三氯吡啶醇钠,化学品名:3,5,6-三氯吡啶-2-醇钠盐,灰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腈、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是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甲基毒死蜱的中间体。
随着对安全、环保问题重视程度的加大,毒性大、残留高的农药已经相继退市。相比之下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毒死蜱与甲基毒死蜱已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毒死蜱是由美国DOW化学公司成功开发的一种具有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等优点的有机磷杀虫剂,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2004年,国家颁布法令将逐步淘汰甲胺磷、乙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5种高毒杀虫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因此,毒死蜱作为一种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氯吡啶醇钠为合成毒死蜱的中间体,由于其合成收率低,限制了毒死蜱的生产。
目前,三氯吡啶醇钠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吡啶法,丙烯酰氯法,三氯乙酸苯酯法和三氯乙酰氯法。三氯乙酰氯路线合成方法根据加成、环化和芳构化反应是否分离。三氯吡啶醇的工业合成有两条路线:
一、将吡啶氯化制成2,3,5,6-四氯吡啶,然后将该四氯吡啶用氢氧化钠碱解制成三氯吡啶醇钠盐。
二、用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反应,得到三氯吡啶醇,再碱解得到其钠盐。
在1500L搪瓷反应釜中投入280kg三氯乙酰氯,过量丙烯腈及适量的溶剂和催化剂,升温回流反应,用气相色谱控制终点。当酰氯转化完毕后(约14h)即可停止反应,然后将反应物抽入蒸馏釜,减压脱溶。脱出的溶剂回收套用,溶剂脱尽后,将残余物抽入碱解釜,慢慢滴加30%NaOH进行碱解,控制温度在20~40℃。过滤,得到三氯吡啶醇钠盐湿品,即可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
从反应历程出发,也可控制反应分三步完成。由此可有效控制副产物生成,提高反应收率和产品质量。目前这两种工艺都可以生产,而用吡啶为原料时,反应过程中腐蚀性强,但产品质量好。在现有技术中三氯吡啶醇钠合成技术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且主要原料具有一定毒性,储运压力比较大,制得的三氯吡啶醇钠收率较低、纯度较低且工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3,5,6-三氯吡啶-2-醇钠制备技术难度高、收率低以及纯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纯度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氯乙酰氯:将氯乙酸放入搅拌容器中,再加入硫磺后搅拌均匀,升温后通入氯气,气相监控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到氯乙酰氯混合液,再将氯乙酰氯混合液进行常压精馏,得到氯乙酰氯纯品,待用;
步骤二、制备三氯乙酰氯:将步骤一中的氯乙酰氯纯品放入反应容器中,再滴加吡啶,滴加完成后再滴加4-二甲氨基吡啶,升温后通入氯气,气相监控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降温得到三氯乙酰氯粗品,再将三氯乙酰氯粗品进行常压精馏,得到三氯乙酰氯纯品,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0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乙酰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吡丙醚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