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伺服电动缸的装载机工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1966.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李寒光;董雯雯;侯璐;王苏东;侯卓磊;李夏宇;王伟;陈立仁;邱楚然;江云鹤;黄二静;耿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42;E02F3/43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田鹏山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动缸 装载机 动臂 铲斗 铰接 摇臂拉杆 本实用新型 工作系统 中部铰接 摇臂 工程机械车辆 电池组 传动效率 电控手柄 工作行程 技术噪音 系统安装 系统效率 消耗能量 渗漏点 铲运 可控 漏油 传输 供电 驱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基于伺服电动缸的装载机工作系统,属于铲运工程机械车辆技术领域。在动臂中部与装载机机体之间铰接动臂伺服电动缸;一对动臂另一端铰接铲斗,铲斗中部铰接有摇臂;摇臂另一端铰接摇臂拉杆,摇臂拉杆的中部铰接在一对动臂上,摇臂拉杆另一端与装载机机体之间铰接铲斗伺服电动缸;装载机机体上安装为铲斗伺服电动缸、动臂伺服电动缸供电的电池组。本实用新型电控手柄通过CAN总线信号传输实现伺服电动缸驱动和控制,使得系统效率高,且系统在不提升时几乎不消耗能量;伺服电动缸具有工作行程与工作速度精确可控、可靠性高、不会产生漏油、系统安装方便的优点。避免了原有技术噪音大、渗漏点多,传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运工程机械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伺服电动缸的装载机工作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载机用于土壤、砂石、煤炭等等散装物料的装卸、推运以及施工等等作业,其广泛应用于各类施工场所。当前装载机的工作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阀组、液压油及相关管路等组成,通过机械能和液压能的相互转变驱动液压油缸做伸缩运动,满足动臂的举升、下降,铲斗的翻转。
但现有液压系统的液压管路连接复杂且易产生漏油以及系统安装不方便;同时液压传动效率低,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液压系统带来装载机整体的效率下降、整机振动大,控制精度不高,可靠性降低、能耗增加,制造成本高。
同时目前技术领域中,亦有通过角度传感器及控制模块等实现电比例控制,但其结构复杂,且程序繁琐,再加上液压系统本身的特点,并不能实现精准实时控制,且不能实现任意位置保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伺服电动缸的装载机工作系统,以解决现有装载机液压驱动系统所带来的系统复杂、传动效率低、整机振动大、控制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现有的电比例手柄控制的精准不够,难以实时控制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伺服电动缸的装载机工作系统,包括装载机机体,与装载机机体铰接的一对动臂,在动臂中部与装载机机体之间铰接有动臂伺服电动缸;一对所述动臂另一端铰接有铲斗,铲斗中部铰接有摇臂;所述摇臂另一端铰接有摇臂拉杆,摇臂拉杆的中部铰接在一对所述动臂上,摇臂拉杆另一端与装载机机体之间铰接有铲斗伺服电动缸;所述装载机机体上还安装有为铲斗伺服电动缸、动臂伺服电动缸供电的电池组。
其进一步是:所述铲斗伺服电动缸包括行星滚柱丝杠和带动行星滚柱丝杠运转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电缆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CAN通讯接口;所述CAN通讯接口连接整车控制器CAN总线接口,整车控制器连接有电比例控制式的电控手柄。
所述动臂伺服电动缸与铲斗伺服电动缸结构相同。
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中的丝杠上安装有外置限位机构。
以铲斗伺服电动缸为例,电池组通过整车控制器发送指令给伺服电机供电,电控手柄通过CAN总线和伺服电机通讯,电控手柄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转,实现行星滚柱丝杠的启动、停止、伸出、缩回,使铲斗的收斗和翻斗;同理,通过电控手柄可以实现动臂的举升和下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整个驱动系统采用电比例控制式的电控手柄,通过CAN总线信号传输实现伺服电动缸驱动和控制,使得系统效率高,且系统在不提升时几乎不消耗能量;
2,伺服电动缸具有工作行程与工作速度精确可控、可靠性高、不会产生漏油、系统安装方便的优点,采用行星滚柱丝杠进行运动转换,具有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3,伺服电动缸能满足更大扭矩,更大推力的控制需求,运行噪音低,对环境无污染,制造成本低;伺服电动缸集成度高,方便整车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1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铲车专用布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