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6919.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缔凡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7C9/00;E01F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朋晓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站 高铁 软垫 圆杆 脸识别 弹簧 长板 扇门 活动连接有 左支撑杆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配合设置 活动套 长杆 夹伤 铰链 小孩 缓解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进站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包括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左扇门,所述左扇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长板,所述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一端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圆筒,所述长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软垫,所述左软垫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右软垫。该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通过弹簧、圆筒、圆杆、软垫和扇门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缓解撞击到人身上对人体造成损坏,同时通过铰链、长杆、第三弹簧、第三圆杆和第三圆筒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老人和小孩进站缓慢而被夹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进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识别人脸,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现有的高铁站进站方式,通过刷票才能进入站内,往往很多乘客来不取票,就会造成延误行程,同时进站过程时,老人或者小孩行动缓慢,往往会被进站门夹到,甚至夹伤,为此我们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具备人脸识别,进站便捷,避免老人和小孩进站缓慢而被夹伤的优点,解决了取票麻烦造成行程延误,进站复杂,老人小孩进站缓慢,容易被夹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包括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左扇门,所述左扇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长板,所述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一端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圆筒,所述长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软垫,所述左软垫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右软垫,所述右软垫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二圆杆,所述右软垫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与右扇门,所述右扇门的一侧与右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所述人脸识别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右软垫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一端与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三圆杆。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器内部导线的一端与显示屏内部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内部导线的一端与左扇门内部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内部导线的一端与右扇门内部导线的一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左支撑杆一侧固定安装的固定板的一侧与左扇门的一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左软垫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铰链内部活动连接的长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长杆的一端均与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两侧通过第三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扇门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左扇门内部开设的凹槽的内部与滑块一侧的外部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通过弹簧、圆筒、圆杆、软垫和扇门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缓解撞击到人身上对人体造成损坏,同时通过铰链、长杆、第三弹簧、第三圆杆和第三圆筒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老人和小孩进站缓慢而被夹伤。
2、该高铁站用人脸识别进站设备,通过左扇门、右扇门、人脸识别器和显示屏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进站,避免因来不及取票而造成行程延误的现象,达到了进站便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缔凡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缔凡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6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