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2022.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梁建荘;刘子豪;杨言浩;杨文静;杨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升降电机 后轮组件 前轮组件 麦克纳姆轮 复杂地形 减震底盘 可升降 前减震 前轮 本实用新型 行驶 机械损伤 模块安装 组件连接 后减震 前车轮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升降电机模块,两个前轮组件分别安装于底盘的前端两侧,两个后轮组件分别安装于底盘的后端两侧;且所述前轮组件连接有前减震组件,所述后轮组件连接有后减震组件;所述升降电机模块安装于底盘,且所述升降电机模块与前减震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电机模块带动前车轮的升降,从而可以在复杂地形行驶,降低在复杂地形行驶时对底盘造成机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减震底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
背景技术
升降减震底盘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而目前针对麦克纳姆轮升降底盘,多采用滚珠丝杆实现升降功能,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竖直放置的滚珠丝杆转动,实现对底盘的升降。该结构在工作时响应速度慢,并且不能实现减震功能,在复杂地形行驶时容易对底盘造成机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本实用新型可以让底盘在复杂地形行驶时不易对底盘造成机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升降电机模块,两个前轮组件分别安装于底盘的前端两侧,两个后轮组件分别安装于底盘的后端两侧;且所述前轮组件连接有前减震组件,所述后轮组件连接有后减震组件;所述升降电机模块安装于底盘,且所述升降电机模块与前减震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模块包括双头螺杆、升降电机和两组连接机构,所述双头螺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头螺杆的中间通过中心轴承固定座安装于底盘前端中间,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通过前轴承固定座分别安装于底盘前端的两侧;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底盘,且所述升降电机通过传送机构与双头螺杆连接,所述双头螺杆两端的螺纹部通过两组连接机构分别与两个前减震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电机正反转,带动双头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前车轮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车、连接杆固定螺栓和球头连接杆,所述滑车套接于双头螺杆的螺纹部,所述滑车上设有T型螺母固定板,所述T型螺母固定板通过T形螺母与所述底盘上的滑轨连接,所述 T型螺母固定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螺栓与球头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震组件连接,所述球头连接杆用于带动前轮组件升降。
优选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第一麦克纳姆轮、第一固定法兰、第一固定架、第一麦克纳姆轮同步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电机同步轮,所述第一麦克纳姆轮通过第一固定法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麦克纳姆轮的轮轴穿过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麦克纳姆轮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麦克纳姆轮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轮连接,所述电机同步轮通过第一电机同步带与麦克纳姆轮同步轮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同步带带动车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前轮减震组件包括第一下悬挂板、第一上悬挂板,第一安装面悬挂板和第一避震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固定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下悬挂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下悬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上悬挂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上悬挂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的顶端,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通过第一避震器机构与所述升降电机模块连接,所述前轮避震组件一方面可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其控制车轮的升降,同时其自带的避震器组件也可以自行避震。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震器机构包括第一避震器和第一避震器悬挂板,所述第一避震器悬挂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的顶端,所述第一避震器悬挂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避震器及所述球头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避震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在每个前减震组件中所述第一避震器机构设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悬挂板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2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