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风机引射的双级旋流管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6999.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6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费小生;陈晓虎;唐荣威;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024;F02M3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张瑜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射 风机 排尘 风机控制器 多级旋流 进气系统 管结构 排尘口 旋流管 滤纸 双级 发动机 发动机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运行 电瓶电源 恶劣环境 滤芯更换 设备启动 运行环境 连接管 风量 开闭 滤芯 连通 粉尘 需求量 木材 消耗 损害 安全 | ||
带风机引射的双级旋流管进气系统,包括多级旋流管结构、排尘引射风机、风机控制器,所述多级旋流管结构设有多个排尘口,每个排尘口通过排尘引射连接管与排尘引射风机连通,所述排尘引射风机与控制其开闭及风量大小的风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风机控制器与设备启动电瓶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避免了粉尘恶劣环境对发动机进气系统造成的损害,改善了发动机的运行环境,发动机运行更安全、有效,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同时大大延长了滤芯更换时间,大量减少了滤芯滤纸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了对滤纸用木材的消耗,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的进气过滤系统,以及除尘设备和车辆的排尘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满足不同空气流量、双级旋流管布置、带排尘引射风机、高分离效果、空滤滤芯更换周期长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以及各种除尘设备和车辆的排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燃油和燃气发动机进气系统,前段直通式单级旋流管预滤器分离效果不超过90%,在有引射的情况下,不超过95%。在发动机怠速和低转速时,分离效果一般在60-70%左右。所以特别在进气环境恶劣的工况下,对包括空气滤芯在内的整个进气系统经常造成堵塞,需要频繁更换滤芯,从而严重影响设备工作效率;频繁更换滤芯大大增加了发动机活塞和缸体的磨损概率,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频繁更换纸质滤芯,大量纸质滤芯的浪费,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CN 103321797 A中公开了带风机引射排尘装置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端与波纹管固接,波纹管的出口端通过过渡弯管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端连接,进气管的进气口处设有预过滤器,预过滤器底部设有排灰口,排灰口与单向分流器的进口密封连接,单向分流器的第一出口密封连接有接头,接头另一端与直流风机的进风口密封连接,直流风机的出风口为排尘口,单向分流器内设有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的开启方向与直流风机的进风方向一致,用于控制单向分流器与直流风机连接管路的开、闭。该专利中的预过滤器的结构并未公开,而且该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复杂、体积大,所需安装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分离效果、体积小、空滤滤芯更换周期长的带风机引射的双级旋流管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风机引射的双级旋流管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旋流管结构、排尘引射风机、风机控制器,所述多级旋流管结构设有多个排尘口,每个排尘口通过排尘引射连接管与排尘引射风机连通,所述排尘引射风机与控制其开闭及风量大小的风机控制器连接,所述风机控制器与设备启动电瓶电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多级旋流管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多级连通的直通式旋流管,所述直通式旋流管内均设置有多根单体旋流管,每级直通式旋流管的单体排尘口均与相应的排尘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直通式旋流管由旋流管筒体端和旋流管底座端组成,所述旋流管底座端套卡进旋流管筒体端设置。
进一步,所述单体旋流管由单体旋流管筒体和单体旋流管底座构成,多级单体旋流管之间的连接为单体旋流管筒体套装于另一级旋流管底座端内。
进一步,所述箱体连接有后孔板、多个中孔板、前孔板,后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底座端固定在后孔板上,前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筒体端固定在前孔板上,后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筒体端、中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底座端、中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筒体端、前级直通式旋流管的旋流管底座端均安装于相应的中孔板上并依次连通设置。
进一步,所述后孔板设有后孔板旋流管安装孔,所述中孔板设有中孔板旋流管安装孔,所述前孔板设有前孔板旋流管安装孔,所述后孔板旋流管安装孔、中孔板旋流管安装孔、前孔板旋流管安装孔是同轴设置的。
进一步,所述前孔板旋流管安装孔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旋流管筒体端的单体旋流管筒体端部的定位筋配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6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油气混合加强装置
- 下一篇:进气管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