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布放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6246.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茂;朱斌;刘东;张健;章骏午;王宝;王文斌;黄嵩;李成俊;张宇;刘灏;徐宏飞;龙永珍;王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14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皮垫板 上层板体 下层板体 中层 通孔 矩形阵列分布 布放 管壳 种管 本实用新型 插入通孔 电子雷管 通孔孔径 同轴连通 掉落 搬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壳布放板,它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在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上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之间的对应通孔同轴连通,所述中层橡皮垫板(2)上的通孔孔径小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本实用新型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能避免插入通孔的管壳在搬运转移时掉落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雷管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管壳布放板。
背景技术
在工业数码电子雷管生产中,通常需要采用机械手将电子雷管的管壳统一排列到卡口设备的预排储管板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人工方式将单一管壳放置到机械手的同一初始抓取位置,只有当机械手将上一根管壳抓放走才能放置下一根管壳,不但耗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还容易导致操作者受伤。在便捷调控机械手初始抓取位置的技术环境下,人们在条板的上表面开设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盲孔,将管壳插入到盲孔中即能使机械手实现在不同初始抓取位置自动抓取管壳的目的,但由于管壳易滑出条板的盲孔,将管壳插入到条板的盲孔中进行搬运转移容易导致管壳掉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壳布放板,其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能避免插入通孔的管壳掉落出,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壳布放板,它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上层板体、中层橡皮垫板和下层板体,在上层板体、中层橡皮垫板和下层板体上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上层板体、中层橡皮垫板和下层板体之间的对应通孔同轴连通,所述中层橡皮垫板上的通孔孔径小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
上述的管壳布放板是,所述上层板体上的通孔孔径和下层板体上的通孔孔径均大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且上层板体上的通孔孔径与下层板体上的通孔孔径相等。
上述的管壳布放板是,所述上层板体和下层板体均由硬质木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上层板体、中层橡皮垫板和下层板体上均开设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使上层板体、中层橡皮垫板和下层板体之间的对应通孔同轴连通,并使中层橡皮垫板上的通孔孔径小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这样将管壳插入到本管壳布放板的通孔中,利用中层橡皮垫板上的通孔的弹性特性使管壳被夹紧,即能有效地避免在搬运转移中管壳从本管壳布放板的通孔中掉落出。同时,在本管壳布放板中插入的管壳呈矩形阵列分布,解决了机械手只能在同一初始抓取位置抓取管壳的问题,避免了采用操作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逐一放置或传送管壳,有效提高了电子雷管的装配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巧妙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管壳布放板,它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在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上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上层板体1、中层橡皮垫板2和下层板体3之间的对应通孔同轴连通,所述中层橡皮垫板2上的通孔孔径小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所述上层板体1上的通孔孔径和下层板体3上的通孔孔径均大于电子雷管的管壳外径,且上层板体1上的通孔孔径与下层板体3上的通孔孔径相等。所述上层板体1和下层板体3均由硬质木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6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