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5612.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轩瑞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行星轴套 行星轮轴 限位孔 轴套固定孔 变形余量 均载机构 限位台肩 行星齿轮 行星架 本实用新型 变速器副箱 轮轴安装孔 变形间隙 精度要求 行星轮系 弹性端 固定端 柔性轴 自由端 均载 同轴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其包括行星架、行星轮轴以及行星轴套,行星轮轴为柔性轴,行星轮轴固定于行星架的轮轴安装孔,行星轴套的固定端设有轴套固定孔,行星轴套固定于行星轮轴的自由端,行星轴套的弹性端设有变形余量孔,变形余量孔与轴套固定孔同轴,且变形余量孔的孔径大于轴套固定孔的孔径,行星架还设有轴套限位孔,轴套限位孔的孔径大于轮轴安装孔的孔径,在行星轴套的弹性端的端部设有轴套限位台肩,轴套限位台肩的外径小于轴套限位孔的内径,轴套限位台肩与轴套限位孔的孔底之间留有变形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解决了现有行星轮系均载效果不好、制造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
背景技术
主箱双中间轴与副箱行星轮系的组合方案是重型汽车变速器结构中的典型方案,副箱行星轮系具有速比大、体积小、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等优点。
副箱行星轮系采用三个以上行星轮进行分流传动,理论上其传递的力矩能够平均分配至各个行星轮上,但是其缺点是对零部件精度要求高,导致了制造成本增加,且制造与安装误差容易导致齿轮受力不均匀,产生偏载现象,因此,副箱行星轮系均载成为关键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行星轮系均载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提高行星传动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例如提高行星架、行星轮、内齿圈、行星轮支撑轴承、行星架支撑轴承或箱体等的加工精度来达到均载目的,此方式实现的过程非常困难,制造成本也非常高,一般适合中小功率且可靠性不高的行星传动;第二种是利用柔性元件实现载荷的均匀分布,例如柔性内齿圈、柔性行星轮轴的弹性变形来达到均载目的。然而柔性内齿圈实施起来并不理想,主要有三个缺陷:(1)均载效果不好;(2)制造精度要求高,制造工艺不易达到,内齿圈随着直径变越大以及壁厚的变薄越,其变形量越难控制;(3)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用以解决现有行星轮系均载效果不好、制造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其包括行星架、行星轮轴以及行星轴套,所述行星轮轴为柔性轴,所述行星轮轴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行星架的轮轴安装孔,所述行星轴套的固定端设有轴套固定孔,所述行星轴套通过所述轴套固定孔固定于所述行星轮轴的自由端,所述行星轴套的弹性端设有变形余量孔,所述变形余量孔与所述轴套固定孔同轴,且所述变形余量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轴套固定孔的孔径,所述行星架设有与所述轮轴安装孔同轴的轴套限位孔,所述轴套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轮轴安装孔的孔径,在所述行星轴套的弹性端的端部外圆周上设有轴套限位台肩,所述轴套限位台肩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套限位孔的内径,且所述轴套限位台肩与所述轴套限位孔的孔底之间留有变形间隙。
其中,所述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过渡配合固定于所述行星轴套的外圆周上。
其中,所述变速器副箱的行星齿轮均载机构还包括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轴承通过过渡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行星轮轴的固定端与所述行星架的轮轴安装孔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行星轴套与所述行星轮轴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轩瑞,未经张轩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5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齿轮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AGV小车轮边驱动的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