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置轮系发动机飞轮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6149.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斐;张恒斌;王亦伟;李粤晨;彭琳;李岩;吕婧;涂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洲际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26 | 分类号: | F16M1/02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壳本体 齿轮箱 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 曲轴输入孔 连接法兰 飞轮壳 起动机 后置 轮系 发动机 发动机飞轮壳 表面加强筋 表面分布 侧加强筋 分布设置 磨损变形 侧壳体 异响 轴承 匹配 传送 侧面 输出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置轮系发动机的飞轮壳,包括飞轮壳本体,以及设置在飞轮壳本体上的齿轮箱,所述飞轮壳本体的表面分布设置有若干表面加强筋,所述飞轮壳本体的侧面分布设置有若干侧加强筋,所述齿轮箱内部设有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曲轴输入孔,所述曲轴输入孔贯穿上述飞轮壳本体和齿轮箱,起动机连接法兰,所述起动机连接法兰安装在齿轮箱侧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和某种发动机的匹配,提高了飞轮壳本体的刚度,进而减少了磨损变形,保证了动力的良好输出,减少了传送异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置轮系发动机的飞轮壳。
背景技术
飞轮壳作为发动机与变速箱有效联接的载体,承载外接曲轴箱、起动机、油底壳、内置飞轮总成,起到联接机体防护和载体的作用,还起到承担变速器重量和动力传递支点的作用,由于飞轮壳长期处于重压和工作外力条件下,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和变形,飞轮壳在变形后平行度、轴承座孔中心度失准,就会影响输出动力的传递,产生传动异响;另外飞轮壳还需具备良好的散热功能才能有效的保证机体的正常运作,成品的飞轮壳结构特点以及外形尺寸,都必须适应发动机和齿轮箱配套安装特点和尺寸以及联接的密闭性。
综上:在研发飞轮壳与发动机配套特点的同时,如何提高飞轮壳承载机器的重量、提高动力传递支点,减少磨损以及壳体的散热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实现与某种发动机的匹配,同时提高飞轮壳本体的刚度,减少了磨损变形,保证了动力的输出,减少传送异响,设计中的一种后置轮系发动机的飞轮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置轮系发动机飞轮壳,包括:
飞轮壳本体,以及设置在飞轮壳本体上的齿轮箱,所述飞轮壳本体的表面分布设置有若干表面加强筋,所述飞轮壳本体的侧面分布设置有若干侧面加强筋,所述齿轮箱内部设有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
曲轴输入孔,所述曲轴输入孔贯穿上述飞轮壳本体和齿轮箱;
起动机连接法兰,所述起动机连接法兰安装在齿轮箱侧壳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飞轮壳本体周侧和齿轮箱的周侧均设有若干螺栓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齿轮箱的形状为V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相对于曲轴输入孔对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内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相对于曲轴输入孔对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有益的效果:
1.实现了和某种发动机的匹配;
2.提高了飞轮壳本体的刚度,进而减少了磨损变形;
3.保证了动力的良好输出,减少了传送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后置轮系发动机飞轮壳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后置轮系发动机飞轮壳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飞轮壳本体;2、齿轮箱;3、表面加强筋;4、侧面加强筋;5、第一轴承轴承座;6、第二轴承轴承座;7、第三轴承轴承座;8、第四轴承轴承座;9、曲轴输入孔;10、起动机连接法兰;1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洲际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洲际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6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机械设备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机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