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的助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2451.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傅波;李国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核华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7/00 | 分类号: | F23L7/00;F23N5/00;F23D11/24;F23D11/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式 氧气供给系统 减压装置 燃烧机 珍珠岩膨胀炉 送风管道 膨胀炉 供气软管 供氧管道 助燃装置 助燃 本实用新型 控制阀连接 液氧杜瓦罐 便于运输 出气接口 阀门通路 减压处理 节能减排 燃烧效率 依次连接 控制阀 蒸发器 阀架 旁路 液氧 主路 送入 蒸发 携带 配合 | ||
一种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的助燃装置,包括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及其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安装供氧管道控制阀,还包括氧气供给系统,所述氧气供给系统通过供气软管和供氧管道控制阀连接;所述氧气供给系统的结构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液氧杜瓦罐、蒸发器和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的具体结构为:阀架内设置有主路、旁路两条阀门通路,所述减压装置的出气接口与供气软管相连。通过氧气供给系统,对液氧进行输送、蒸发和减压处理后送入流动式膨胀炉燃烧机送风管道内,本实用新型配合流动式膨胀炉使用,便于运输和携带,减压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助燃有利于提升膨胀炉的燃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燃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的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膨胀珍珠岩是理想的超低温深冷绝热材料,深冷绝热用膨胀珍珠岩最大限度满足了空分装置(冷箱)、低温液体储槽(LNG、LPG、液氧、液氮、乙烯)等超低温设备的特殊使用要求。
现有技术中,对于建于室外的空分冷箱、低温液体储槽等超低温设备的绝热填充,大多是在现场采用流动式膨胀炉将珍珠岩原料膨胀后,直接填充进超低温设备,流动式膨胀炉的燃料为柴油,采用空气助燃,膨胀工艺所需的温度为摄氏1000℃~1300℃。流动式膨胀炉由于需要频繁转场运输,因而其结构简单,且助燃空气中含氧量为21%,不能达到满足燃料充分燃烧的要求,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的助燃装置,向助燃空气中添加氧气,从而实现操作方便、高效燃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的助燃装置,包括流动式珍珠岩膨胀炉燃烧机及其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安装供氧管道控制阀,还包括氧气供给系统,所述氧气供给系统通过供气软管和供氧管道控制阀连接;所述氧气供给系统的结构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液氧杜瓦罐、蒸发器和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的具体结构为:通过支脚支撑的阀架,阀架内设置有主路、旁路两条阀门通路,主路阀门通路上设置有减压阀和分别连接在其前后两端的主路球阀,旁路阀门通路上设置有一个旁路球阀,所述两路阀门通路的出气端相连接,并与流量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减压装置的出气接口伸出阀架的顶部,并与供气软管相连,主路阀门通路和旁路阀门通路的进气端与蒸发器的出气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液氧杜瓦罐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
所述蒸发器与减压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为不锈钢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流动式膨胀炉燃烧机送风管道通入氧气,提升膨胀炉的燃烧效率,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氧气供给系统能够满足流动式膨胀炉的工作需求,随工作场地的变化,便于频繁转场运输和安装。
2、减压装置的阀门和流量计整体安装在框架内部,便于操作;减压装置设置有两路阀门通路,旁路阀门能在主路阀门损坏或检修状态下保证管路畅通,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3、供气软管的可根据实际的助燃风机管道的尺寸和工况进行更换,满足不同工况和场地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氧气供给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供给系统与膨胀炉连接在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核华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核华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2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