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加热系统和3D骨骼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3057.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伯尔三氐打印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杨陈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8B1/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激光传递 加热系统 工作面板 人造骨骼 打印 成型室 热处理系统 热应力 打印机 骨骼 成型 激光器发射 出口密封 回火处理 回火冷却 激光熔化 移动设备 激光器 变形的 管出口 激光波 相通 室内 传递 移动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加热系统和3D骨骼打印机。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熔化成型的“人造骨骼”内部热应力大、容易变形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加热系统,其中,3D打印加热系统中的激光器与激光传递管的进口连接,激光传递管用于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波传递至成型室,成型室与激光传递管的出口密封连接,成型室内与激光传递管出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移动至与成型室相通的热处理系统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处理系统对位于工作面板上的“人造骨骼”进行回火处理,以降低“人造骨骼”在回火冷却过程中的内部热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加热系统和3D骨骼打印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D打印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种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3D骨骼打印技术基于现有3D打印技术,以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等作为“打印材料”,通过电脑控制3D骨骼打印机把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等“打印材料”在打印机台面上一层层叠加起来,利用SLM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通过加热系统将一层层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熔化粘接在一起形成“人造骨骼”结构,其具体工作方式是将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在打印机台面上铺设一层后用激光选择性熔化,然后将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再铺设一层,再激光熔化一次,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得到三维立体的“人造骨骼”结构。采用SLM技术虽然能够将一层层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熔化粘接在一起形成“人造骨骼”结构,但是,由于激光对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的激光熔化作用是一个快速熔化、快速凝固的过程,最高瞬时温度甚至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并且这个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因此,在激光熔化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的过程中,当陶瓷粉末或金属粉末与外界环境的温度梯度较大时其内部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使得成型后的“人造骨骼”结构出现变形现象,严重影响成型后的“人造骨骼”形状和尺寸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降低成型后的“人造骨骼”内部热应力的3D打印加热系统,以减少成型后的“人造骨骼”出现变形的现象,提高“人造骨骼”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该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加热系统,其中,3D打印加热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传递管、成型室和热处理系统,其中,激光器为3D打印加热系统的热源,激光器与激光传递管的进口连接,激光传递管用于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波传递至成型室,成型室与激光传递管的出口密封连接,成型室内与激光传递管出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移动至与成型室相通的热处理系统中。
优选地,热处理系统包括:热处理室,热处理室位于成型室下方并与成型室相通,工作面板通过移动设备能够在热处理室与成型室之间运动。
优选地,热处理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设备,抽真空设备的抽气口与热处理室相通,用于抽取热处理室内的气体,使热处理室处于真空状态。
优选地,热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油箱,储油箱内储存有冷却油,储油箱的出油口与热处理室相通,用于向热处理室内输入冷却油。
优选地,热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内储存有冷却水,储水箱的出水口与热处理室相通,用于向热处理室内输入冷却水。
优选地,热处理系统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分别与储油箱和储水箱连接,用于调节储油箱内的冷却油温度和储水箱内的冷却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伯尔三氐打印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杨陈,未经艾伯尔三氐打印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杨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3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