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方法、供电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7744.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2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戴云翔;韦恺人;谢正生;付世勇;陈华;尹兴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公开了一种供电方法、供电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供电设备用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供电端口经由供电线缆和所述负载的受电端口相连;供电设备用通信端口与负载通信,以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取电的行为,通信端口经由通信线缆和负载的通信端口相连。在本申请中,供电设备既是负载的电源,也是负载的控制器。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并且,供电设备与负载之间的供电过程和供电设备与负载之间的通信过程物理上相互隔离,提高了供电设备向负载进行供电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方法、供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通常需要在交通枢纽点等位置部署诸如视频监控器、电子显示牌等负载。而如何向这些负载供电成为目前许多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供电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供电设备向负载进行供电的灵活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供电设备用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供电端口经由供电线缆和所述负载的受电端口相连;供电设备用通信端口与负载通信,以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取电的行为,通信端口经由通信线缆和负载的通信端口相连。
在本申请中,供电设备通过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然后通过通信端口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取电的行为。供电设备既是负载的电源,也是负载的控制器。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并且,供电设备与负载之间的供电过程和供电设备与负载之间的通信过程物理上相互隔离,提高了供电设备向负载进行供电的灵活性。
可选地,供电设备包括多个供电端口;本申请提供的供电方法还包括:供电设备测量多个供电端口中各个供电端口的输出功率;供电设备基于用通信端口与负载的通信的内容确定负载的取电功率增加目标数值;供电设备查找输出功率增大了目标数值的供电端口,以得到并记录连接负载的供电端口和连接负载的通信端口间的对应关系;供电设备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处取电的行为包括:供电设备基于对应关系根据连接负载的通信端口与负载间的通信内容管理负载从连接负载的供电端口取电的行为。
当供电设备包括多个供电端口时,供电设备可以通过“功率变化”来建立与单个负载连接的供电端口和通信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通过该对应关系管理该负载从供电端口取电的行为,从而准确管理负载的取电行为。
可选地,供电设备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取电的行为包括:供电设备基于第一功率阈值限制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的功率;供电设备用通信端口向负载发送功率指示,功率指示携带第二功率阈值,第二功率阈值小于第一功率阈值,功率指示用于指示负载从供电设备处取电的功率受到第二功率阈值的限制;供电设备基于第二功率阈值限制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的功率。
当供电设备能够提供的功率不足以满足所有负载的需求时,供电设备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实现降低其中一个或一些负载取电的功率,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设备向负载供电的灵活性。
可选地,供电设备用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包括:当负载初始连接供电设备的供电端口时,供电设备基于初始功率阈值限制供电端口向负载供电的功率;相应地,供电设备用通信端口与负载通信,以管理负载从供电设备取电的行为,包括:供电设备根据用通信端口与负载间的通信内容得到第三功率阈值,第三功率阈值大于初始功率阈值;供电设备基于第三功率阈值限制所述供电端口向所述负载供电的功率。
在负载初始连接供电设备时,供电设备暂时提供一个小功率让负载得到足以和供电设备通信的能量,以便后续可以通过通信端口与负载通信来确定正式的功率阈值。如此,可以按照负载的实际需求提高供电端口的功率阈值,避免了不必要的电量浪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供电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供电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供电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