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3790.6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阿派尔;凯文·亨布格尔;戴维·齐尔克;迈克尔·里斯;迈克尔·科尔;托马斯·维蒂希;乌多·霍雷特;安东·比歇尔迈尔;亚历山大·比尔克;曼纽尔·施瓦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逆变器装置 模块化 电容器 电路板 功率模块 冷却设备 连接器件 外部区域 叠置 附属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100)具有下列部件并且下列部件按序叠置:至少一个电容器(1),冷却设备(2),至少还有功率模块(3)以及驱控电路板(4),其中,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100)还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其外部区域上的接口(201;401),接口用于使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100)经由附属的连接器件(202;402)与至少一个外部的设备(200;300;400)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驱控电机,另外还使用变流器,其中,电机虽然借助直流电源供电,但需要一个或多个交流电相位。这种变流器另外还具有驱动逆变器,该驱动逆变器将来自变流器的直流电压转化成具有期望的频率的交流电压。这种驱动逆变器有利地使用在电驱动的汽车中或带有混合动力驱动器的车辆中。
在汽车领域内的这种电驱动器中,以前取消了电机、变速器和驱动逆变器的整合体。这样做的结果是,驱动逆变器具有自己的例如由铝压铸件制成的金属壳体。在此合适的是,将冷却剂导引部整合到金属壳体中。但这样做的缺点是,驱动逆变器的设计,更准确地说部件的定位,受到了限制。此外,由此还限制了到外部的设备上的接口的定位。
此外,驱动逆变器的可扩展性是个难题。在此已知若干实施方案,它们已经通过功率模块的最少加装解决了所描述的问题。这意味着,例如取代三个半导体芯片的是针对每一个拓扑开关使用仅两个元件。这带来了简单的、但极为受限并且不利于节省成本的可扩展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其克服了上述的缺陷。该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建议一种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其具有下列部件并且下列部件按所描述的顺序叠置:至少一个电容器、冷却设备、至少还有功率模块以及驱控电路板,其中,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还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其外部的区域上的接口,接口用于使该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经由附属的连接器件与至少一个外部的设备接触。
通过接口在驱动逆变器装置的外部区域上的,例如驱控电路板的、电容器的、车辆插头的或AC接头或DC接头的外部区域上的空间灵活的布置,连接器件也可以被空间灵活地布置,因而实现了优化的结构空间利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件,连接器件中的每一个都能与附属的接口连接以使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与至少一个外部的设备如下地接触,即,每一个接口都可以与附属的连接器件接驳,用于以伴有至少沿x方向或y方向的自由度的方式与至少一个外部的设备接触。因此保证了,没有接口安装成使得附属的连接器件必须遵守预定的位置或预定的走向以用于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是电接口或信号接口,并且将直流接头、交流接头和车辆插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外部的设备。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是冷却剂接头,其被形成为使得可以向冷却设备提供冷却介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每一个接口都以如下方式布置在装置上,即,该接口能与每一个附属的连接器件接触,从而使该连接器件可以沿x方向或沿y方向或z方向或由这些方向构成的组合进行导引以接触至少一个外部的设备。通过沿z方向的另外的自由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结构空间利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驱控电路板是组合的控制和驱动电路板。
此外,还建议了一种镜像(gespiegelt)的模块化的驱动逆变器装置,其中,所说明的装置以单次或多次进行镜像的方式以单元形式来制造。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