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口卡组件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3000.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龚心虎;徐海清;夏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2 | 分类号: | G06F13/12;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卡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卡组件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增大接口卡的传输带宽,减小接口卡的传输时延。该接口卡组件包括多个接口卡,所述多个接口卡依次电连接,每个接口卡均包括主板连接件,所述主板连接件用于连接于主板上,至少一个接口卡能够通过所述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与所述主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口卡组件用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与电子设备的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卡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接口卡(比如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卡)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主机)中,用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与显示器、键盘、鼠标、服务器等周边设备的互连。接口卡的传输带宽和传输时延是影响接口卡性能的重要参数,而由于接口卡与主板之间的连接引脚数量有限,因此接口卡往往会存在带宽较小、时延较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卡组件和电子设备,能够增大接口卡的传输带宽,减小接口卡的传输时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口卡组件,包括多个接口卡,所述多个接口卡电连接,每个接口卡均包括主板连接件,所述主板连接件用于连接于主板上,至少一个接口卡能够通过所述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与所述主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卡组件,由于接口卡组件包括多个接口卡,该多个接口卡电连接,每个接口卡均包括主板连接件,所述主板连接件用于连接于主板上,至少一个接口卡能够通过该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与主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增加了至少一个接口卡与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从而增加了至少一个接口卡的带宽,减小了至少一个接口卡的时延。
多个接口卡可以依次电连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接口卡与其余的多个接口卡分别电连接。
多个接口卡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结构或者刚性结构进行电连接,其中,柔性结构包括线缆、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刚性结构包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的插接组件、焊点。
可选的,多个接口卡之间通过柔性结构电连接,且多个接口卡机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在多个接口卡之间通过柔性结构电连接的情况下,多个接口卡可以同时连接于主板上,避免在主板上依次连接多个接口卡时扯断多个接口卡之间的柔性结构。
多个接口卡之间可以通过刚性连接件机械连接成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浮动连接件机械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中,刚性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件、卡接件,浮动连接件包括弹簧、弹片和弹性臂。
可选的,每个接口卡均为板卡,多个接口卡依次层叠排列,每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均为插接件,主板连接件的插接方向与接口卡平行,且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的插接方向相同。这样,在将多个接口卡插接于主板上时,多个接口卡相互平行,且多个接口卡与主板垂直,这样,接口卡组件在主板上的占用空间较小。其中,主板连接件可以为插针或者金手指。
可选的,相邻两个接口卡之间均设有浮动连接件,相邻两个接口卡之间通过该浮动连接件机械连接成一个整体,且该浮动连接件能够允许相邻两个接口卡之间在X方向和Y方向浮动;其中,X方向与接口卡垂直,Y方向与接口卡平行,且Y方向与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的插接方向垂直。这样,能够在X方向和Y方向调节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多个接口卡的主板连接件能够与主板进行准确对位,以保证多个接口卡组成的整体能够准确插入主板。
可选的,浮动连接件能够允许相邻两个接口卡之间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浮动距离均为0.05mm~0.5mm。可选的,浮动连接件能够允许相邻两个接口卡之间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浮动距离均为0.08mm~0.2mm。这样,相邻两个接口卡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浮动距离适中,能够在保证多个接口卡组成的整体能够准确插入主板的同时,避免浮动连接件的设计体积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