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SiO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5090.0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贺贤汉;李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3 | 分类号: | C23C16/453;C23C16/52;C23C16/4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一种改善SiO2薄膜致密性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履带式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在硅片的表面覆盖SiO2薄膜;控制履带式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履带的速度为4.8inch/min‑5.3inch/min。本专利通过优化履带的速度,经试验,履带的速度为4.8inch/min‑5.3inch/min时,相较传统的6.5的速度,SiO2薄膜致密性明显的改善了,解决了传统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薄膜致密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背景技术
SiO2薄膜在半导体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作半导体硅片的防护层,防止硅片表面被划伤。也可以用作隔离层,防止漏电。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技术是在400℃左右将一定比例的硅烷和氧气在反应腔体内混合,从而进行SiO2薄膜的生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简单,淀积速率快,反应温度低,缺点是反应生成的SiO2薄膜台阶覆盖能力差,有颗粒污染,薄膜致密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SiO2薄膜致密性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SiO2薄膜致密性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履带式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在硅片的表面覆盖SiO2薄膜;
控制履带式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中履带的速度为4.8inch/min-5.3inch/min。
本专利通过优化履带的速度,经试验,履带的速度为4.8inch/min-5.3inch/min时,相较传统的6.5inch/min的速度,SiO2薄膜致密性明显的改善了,解决了传统常压化学气相沉积薄膜致密性差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为,履带的速度为5inch/min。经试验,在该速度下,效果最优。
进一步优选为,以SiH4作为硅源,SiH4的流量为25sccm。本专利通过将SiH4的流量与履带的速率进行协同调整,经验证,在SiH4流量为25sccm以及履带速率为5inch/min情况下, SiO2薄膜的致密性明显优于其余参数下。
氧气作为氧源,氧气的流量为625sccm。
履带的温度为400℃。便于将履带的热量传递给硅片,保证气相沉积效果。
履带包括一橡胶层以及埋设在橡胶层内的网状加热丝,所述履带的内侧设有两条环状的导电环,两条导电环沿着履带的宽度方向前后设置,两条导电环均与网状加热丝相连;
所述履带套设在主动辊与从动辊的外围;
所述主动辊的径向两侧设有分别用于容纳导电环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的内壁电镀有碳层,所述主动辊轴向的一端与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轴向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环状凹槽内的碳层电相连;
所述履带的内壁设有齿状凸起,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的外壁上设有与齿状凸起啮合的齿状凹槽。
便于在履带传动过程中,实现履带的自加热,进而给硅片进行加热,进而保证气相沉积效果。
履带通过电机驱动,电机是一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一检测电机转速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转轴与所述变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