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罐脱附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7512.3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莫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罐脱附 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罐脱附系统及车辆。所述碳罐脱附系统包括增压器和脱附泵。所述增压器包括出气口。所述脱附泵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的驱动件,所述腔体分别与增压器的出气口及碳罐连通,以使所述增压器流出的高压气体进入所述腔体内并推动所述驱动件运动,从而所述腔体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所述碳罐内吸附的气体发生脱附并进入到所述腔体内。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碳罐脱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罐脱附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停止工作时,车辆油箱内的燃油蒸汽会被吸附在碳罐内,以避免燃油蒸汽向大气泄露而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开始工作后,采用涡轮增压器和文丘里管将碳罐吸附的燃油蒸汽脱附,气体经涡轮增压器后进入到文丘里管,高压气体通过文丘里管时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碳罐吸附的燃油蒸汽吸附的气体脱附并进入到文丘里管内,进而进入到发动机内。
高压气体与碳罐脱附的燃油蒸汽一起进入到发动机内。为了使碳罐内较多的燃油蒸汽脱附,需要使用较大流量的高压气体,而高压气体会使发动机的扭矩产生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罐脱附系统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罐脱附系统,所述碳罐脱附系统包括:
增压器,包括出气口;
脱附泵,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的驱动件,所述腔体分别与增压器的出气口及碳罐连通,以使所述增压器流出的高压气体进入所述腔体内并推动所述驱动件运动,从而所述腔体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所述碳罐内吸附的气体发生脱附并进入到所述腔体内。
可选择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轴、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叶轮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碳罐连通,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所述第一叶轮转动,进而所述第一叶轮带动所述第二叶轮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二腔体内形成负压。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叶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叶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叶片环绕所述连接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叶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叶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叶片环绕所述连接轴均匀间隔分布。
可选择地,所述增压器还包括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增压器的进气口连通,以使从所述第一腔体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增压器内。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增压器的进气口连通,以使从所述第二腔体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增压器内。
可选择地,所述碳罐脱附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碳罐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碳罐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可选择地,所述碳罐脱附系统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进气歧管,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及所述进气歧管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有节气门体。
可选择地,所述碳罐脱附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碳罐及所述进气歧管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碳罐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流入所述进气歧管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碳罐脱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门盖开闭机构
- 下一篇:拓展显式差分稳定性条件的波场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