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8906.X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华;郑云;浦仕亮;张志坚;吴寅雄;徐凯;庄裕;孙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落差 高压 电缆 线路 高点 接头 连续 敷设 | ||
一种高压大截面高落差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敷设工法,在“几”字型落差较小侧放置电缆盘,电缆盘的放线侧放置多功能导向滑动架和第一输送机,在“几”字型落差较大侧放置牵引机,在电缆涵沟、非开挖拉管、狭小工井、电缆桥架、高落差沉井、隧道布置低摩擦滑轮和若干输送机;电缆的敷设方向为从涵沟→拉管→工作井→斜坡涵沟→桥架→斜坡涵沟→沉井→隧道进行敷设。本发明通过电缆涵沟、非开挖拉管、狭小工井、电缆桥架、高落差沉井、隧道组成的“几”字形高落差模型中非开挖拉管、高落差沉井牵引力工程模型计算及减小牵引力的低摩擦滑轮等工器具研制应用,实现了高压电缆线路高落差高点无接头的安全经济敷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敷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的敷设工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输配电线路电缆化应用已成显著发展趋势,江苏省已投运的总长度达10万多公里,为全国第一,其中110、220kV电缆线路路径长度已达3809公里,成为城市供电的主要输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包含无锡在内的全国各城市的高速内环高架公路、城际高铁、城市轻轨等立体交通建设规模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这种变化导致多振动源、多点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项目开始不断涌现,该类型电缆线路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故障抢修耗时长、成本高,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巨大。
目前,对于该类大截面、高落差高点电缆线路进行敷设或抢修时,参见附图1,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是从高点向低点敷设并在高点处设置电缆接头的方式,即下降敷设法。若采用传统的下降敷设法,需要在电缆高点制作电缆接头(或称中间接头),一方面受现场环境条件制约无法满足敷设、电缆接头安装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增加电缆接头数量,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成本,按照220kV每只电缆接头11万元人民币计算,通常的10千米一回线路共需要增加21-27只电缆接头,工程成本会增加300多万元,施工工期需延长多达3个月。同时,由于桥架是电缆密集排布区域,而电缆接头是故障高发区,一旦出现故障,易引起该桥架整个通道由于该电缆接头爆炸起火等故障现象造成的事故扩大性火灾,从而扩大事故影响范围。可见,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高点带接头下降敷设法成本高、工期长、运维困难、易产生运行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敷设方法所存在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运维困难、易产生运行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敷设工法,实现了高压电缆线路高落差高点无接头的安全经济敷设,节省了电缆高点的电缆中间接头,降低了施工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该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敷设工法如下:
步骤(1),确定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连续敷设的方向,即沿“几”字型落差较小侧向“几”字型落差较大侧的方向进行连续敷设;
步骤(2),确定高压电缆敷设的起点位置,所述起点位置位于“几”字型落差较小的一侧,在确定的起点位置处放置电缆盘;
步骤(3),计算从高压电缆敷设起点位置至终点位置各段通道中,敷设高压电缆所需的牵引力;
步骤(4),根据步骤(3)所计算的各段通道牵引力,在对应通道内布置相应数量的输送机和/或牵引机;
步骤(5),根据步骤(3)计算的各段通道牵引力,通过所布置的输送机和/或牵引机牵引完成相应段通道的高压电缆敷设。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当高压电缆敷设预定路径包括多个“几”字型高落差段时,沿着所有“几”字型高落差段中落差较小侧向“几”字型落差较大侧的方向进行敷设。
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计算拉管段敷设过程中所需牵引力,拉管段牵引力计算采用三段模型:将拉管段整体分为入射段、水平段和出射段三部分,每部分所需的牵引力分别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