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8906.X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华;郑云;浦仕亮;张志坚;吴寅雄;徐凯;庄裕;孙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落差 高压 电缆 线路 高点 接头 连续 敷设 | ||
1.一种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连续敷设的方向,即沿“几”字型落差较小侧向“几”字型落差较大侧的方向进行连续敷设;
步骤(2),确定高压电缆敷设的起点位置,所述起点位置位于“几”字型落差较小的一侧,在确定的起点位置处放置电缆盘;
步骤(3),计算从高压电缆敷设起点位置至终点位置各段通道中,敷设高压电缆所需的牵引力;
拉管段牵引力计算采用三段模型:将拉管段整体分为入射段、水平段和出射段三部分,每部分所需牵引力分别如下:
拉管入射段牵引力:TAB=9.8Wh(μcosθ1-sinθ1)/sinθ1;
拉管水平段牵引力:TBC=9.8μWLBC=9.8μW[L-h(ctgθ1+ctgθ2)];
拉管出射段牵引力:TCD=9.8Wh(μcosθ2+sinθ2)/sinθ2;
其中,TAB、TBC、TCD分别为入射段、水平段和出射段的牵引力,单位为N;W为电缆单位长度重量,单位kg/m;h为敷设深度,单位m;μ为摩擦系数;θ1为电缆敷设入射角;θ2为电缆敷设出射角;LBC为水平段距离,单位m;L为电缆敷设水平距离,单位m;
步骤(4),根据步骤(3)所计算的各段通道牵引力,在对应通道内布置相应数量的输送机和/或牵引机;
步骤(5),根据步骤(3)计算的各段通道牵引力,通过所布置的输送机和/或牵引机牵引完成相应段通道的高压电缆敷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当高压电缆敷设预定路径包括多个“几”字型高落差段时,沿着所有“几”字型高落差段中落差较小侧向“几”字型落差较大侧的方向进行敷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包括计算沉井段敷设过程中所需牵引力,在对沉井内高落差段进行电缆敷设时,采用中间限位、分段弧形垂直下降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限位、分段弧形垂直下降法包括在沉井内设置至少两处中间限位,将电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弧形段、中间斜直段、下弧形段,每部分所需牵引力由以下公式确定:
上弧形DC段:
中间斜直CB段:
下弧形BA段:
其中,W为电缆单位长度重量,单位kg/m;R为电缆弯曲半径,单位m;μ为滑轮摩擦系数;LCB为电缆沉井敷设CB段长度,单位m;为上弧形段DC段与水平线的夹角;为下弧形AB段与水平线的夹角;TD为D点处的牵引力,TC为C点处的牵引力,TB为B点处的牵引力,TA为A点处的牵引力,单位均为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包括计算上斜坡涵沟段敷设过程中所需牵引力,上斜坡涵沟敷设时,所需牵引力T1为:
T1=9.8WL(μcosθ3+sinθ3);
其中,牵引力T1单位为N;W为电缆单位长度重量,单位kg/m;μ为滑轮摩擦系数;L为电缆敷设长度,单位m;θ3为上斜坡涵沟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9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