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辣鲟鱼酱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998.2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丽;党庆玲;束王慧;周晶;高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17/00;A23L25/0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文火 水产品加工 消费者选择 感官评价 工艺设计 工艺制作 鱼肉分割 产品品种 牛肉酱 风干 烘烤 腌制 灌装 漂烫 熟制 研发 油炸 煸炒 制作 保温 宰杀 清洗 调配 检测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辣鲟鱼酱的制作方法,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将鲟鱼(史氏鲟鱼,Acipenser schrenckii)进行宰杀、清洗、鱼肉分割、漂烫、切丁、腌制、风干、熟制(150~190℃,烘烤10~25分钟、或150~190℃油炸5~15分钟、或文火煸炒5~10分钟、调配、灌装、保温检测。本工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利用此工艺制作的香辣鲟鱼酱营养价值较高且感官评价结果优良。此产品的研发既能很好地解决现在市场上此类产品品种单一(以牛肉酱为主)、消费者选择度小的弊端,又可以促进我国鲟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鲟鱼产品的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鲟鱼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古往今来的研究均证明了鲟鱼肉具有极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食疗本草》记载鲟鱼肉主血淋,可煮汁饮之;《本草拾遗》记载鲟鱼可益气补虚,令人肥健;《饮膳正要》记载鲟鱼肉可利五藏,肥美人;《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鲟鱼肉可补胃,活血通淋。对白鲟肉进行营养检测分析发现其肉不仅含有丰富的含油酸、亚油酸、二十五碳烯酸、二十六碳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铁、铜、锰、锌、钴、镍、镁、铝、钒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可谓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鲟鱼人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鲟鱼的产量也逐年增加,而其销售却是仍以鲜活鲟鱼为主,且不普及,鲟鱼制品极度缺乏。这就限制了鲟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开展鲟鱼产品的研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产品以史氏鲟鱼(Acipenser schrenckii)为主要原料,参照其它肉酱的制作方法并加以改进,研制了一种香辣鲟鱼肉酱,并获得了优良的感官评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鲟鱼肉的特点,通过漂烫和腌制去腥及适当的热处理方法,保证了鲟鱼肉营养成分的低流失率和较好的去腥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香辣鲟鱼酱,以期增加鲟鱼的附加值,促进鲟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香辣鲟鱼酱的制作方法,其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鲟鱼肉丁200份、食用植物油600份、红辣椒500份、味精20份、砂糖30份、食用盐7份、熟制花生80份、黑芝麻30份、柠檬汁适量。
一种香辣鲟鱼酱的制作方法,包括鲟鱼宰杀、清洗、漂烫、切丁、腌制去腥、风干、熟制、调配、灌装、杀菌等步骤,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鲟鱼的宰杀、清洗:活鱼宰杀、放血、去除头、鳞、内脏后用清水洗净;
(2)漂烫、切丁、腌制去腥:将鱼肉利用100℃,5分钟漂烫去腥,然后切成约1cm3的肉丁,加入肉丁量(质量比)5%的姜汁、3%料酒做进一步去腥处理,过夜,腌制温度为4℃。
(3)鲟鱼肉丁的风干:使用冷风干燥设备干燥,干燥温度60℃,空气相对湿度40%,风干至鱼肉含水量为30%;
(4)鲟鱼肉丁的熟制:此过程可以用150~190℃,烘烤10~15分钟;或150~190℃油炸5~10分钟;文火煸炒5~10分钟。
(5)配方调制:鲟鱼肉丁200份、食用植物油600份、红辣椒500份、味精20份、砂糖30份、食用盐7份、熟制花生80份、黑芝麻30份、柠檬汁适量。调配均匀。调制出的产品感官评定结果良好。
(6)灌装、杀菌。灌装后121℃,0.15MP,20分钟。
(7)保温检测。参照GB 7098-2015进行。
利用本发明中涉及的配方和工艺制作出的香辣鲟鱼酱,鲟鱼肉丁软硬适中,花生酥脆,配方中添加了黑芝麻,使营养价值大大提高,产品得到了良好的感官评定结果;同时又可以丰富鲟鱼产品的种类,促进了国内鲟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柿子酱
- 下一篇:花生豆豉辣椒酱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