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包括其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193.5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汪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丁慧玲;寿宁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脚风道 横梁 空调出风口 吹风口 穿过 车长方向 间隔排布 车内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包括其的车辆,所述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车长方向间隔排布的横梁,以及一个或多个吹脚风道,每一所述吹脚风道对应连接一个吹风口和一个空调出风口,其中,每个所述横梁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吹脚风道穿过的过孔,每个所述吹脚风道穿过其所经过的每个所述横梁上的过孔,一端与该吹脚风道对应的空调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该吹脚风道对应的吹风口连接。本发明节省了吹脚风道所占空间,简化了吹脚风道结构,优化了车内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包括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产品,为了保证后排乘客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舒适的温度环境,通常在汽车前排座椅底部设计后排吹脚风道。而在设计汽车车身时,基于碰撞安全考虑,车身底部通常设计有横梁。现有的后排吹脚风道通常需要绕过该横梁与车身空调出风口连接。但是,现有的风道由于需要绕梁,使得安装结构设计复杂,安装成本高,此外,现有的风道安装结构,在安装时需占用较大的空间,从而限制了汽车其他部件的布局空间及布局多样性。
由此可知,如何实现汽车后排吹脚风道更加合理的固定安装,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及包括其的车辆,节省了吹脚风道所占空间,简化了吹脚风道结构,优化了车内布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吹脚风道结构,包括:
一个或多个沿车长方向间隔排布的横梁,以及一个或多个吹脚风道,每一所述吹脚风道对应连接一个吹风口和一个空调出风口,其中,
每个所述横梁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吹脚风道穿过的过孔,每个所述吹脚风道穿过其所经过的每个所述横梁上的过孔,一端与该吹脚风道对应的空调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该吹脚风道对应的吹风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吹脚风道结构还包括加强部,其形状与所述过孔相匹配,并固定贴合在所述过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吹脚风道结构包括N个吹脚风道,则与之对应的空调出风口和吹风口也分别有N个,分别设为第n吹脚风道、第n出风口、第n吹风口,其中,为N正整数,n=1,2,3…N;
所述第n吹脚风道穿过第n出风口与第n吹风口之间的所有横梁上的所述过孔,一端与第n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第n吹风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n吹脚风道包括第n前排风道和第n后排风道,其中,
所述第n前排风道与底部车身钣金平面构成倾斜角,一端与所述空调的第n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n后排风道的一端密封连接;
所述第n后排风道与底部车身钣金平面相平行,穿过所述过孔,另一端与所述第n吹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n后排风道包括一节或多节密封连接的长度相等和/或不相等的风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n吹脚风道固定在车身钣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n吹脚风道上设有多个塑料卡脚,所述第n吹脚风道通过所述塑料卡脚固定连接在底部车身钣金上。
进一步的,所述吹脚风道结构包括:
一个横梁,第一吹脚风道和第二吹脚风道,其中,
所述第一吹脚风道穿过所述横梁的过孔,一端与空调的第一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后排一侧的第一吹风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吹脚风道穿过所述过孔,一端与空调的第二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后排另一侧的第二吹风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