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2093.2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香尘;韦玲静;吕业坚;文衍红;张桂姣;黄杰;杨著山;张盛;滕忠作;甘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C12Q1/6888;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线粒体 nadh5 基因 精准 鉴别 金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提取待鉴定金边鲤的DNA;(2)利用引物对金边鲤个体DNA模板进行PCR扩增;(3)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4)对引物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5)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本发明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鉴别金边鲤,发现金边鲤NADH5基因序列与公开提交的鲤鱼序列相似度为99%,即金边鲤属于鲤鱼的一种;但金边鲤序列的247位点和559位点的碱基分别为A和C,与其他鲤鱼对应位点的G和T碱基又有所不同,从而能精准地鉴别出金边鲤。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别金边鲤,弥补了形态学鉴别的不足,为金边鲤地方品种的保护与解决养殖种的商业纠纷提供了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鉴定鱼类物种的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金边鲤和其他鲤鱼的精准方法,实际是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鲤鱼学名:
鲤鱼是我国南北各地广泛分布的鱼类,由于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改善库塘养殖条件,提高产量的特点,成为养殖家鱼的主要品种。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鲤鱼的种类很多,按生长水域的不同,鲤鱼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池鲤鱼。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地处东经109°14′,北纬25°04′,全年平均气温17℃至19.6℃。年内极端最高气温36.9℃,县城年极端最低气温0.5℃,其中高寒山区最低气温-4.1℃,常年雨水充足,适宜淡水鱼、冷水鱼、亚冷水鱼养殖。融水金边鲤就是生活在这一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一个地方鲤鱼种群。近几年,融水金边鲤以绿色生态、肉质鲜美以及较高的抗洪抗病性能,在湘、黔、桂交界地区享有较高的名气,经济价值也逐年提高。但该种群只有约10%的个体头部顶端上缘一直到尾部上缘的皮肤为金色,连续或断续连成一条金色粗线,似一条“金边”在鱼的背部,其余90%的个体的外形与多个鲤鱼地理种群和人工选育品种相似,尤其是鱼种阶段,难以通过外形区别鉴定,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为金边鲤种群的早期鉴别、品种种质鉴定以及商业养殖中产生的纠纷提供准确的鉴定依据。
线粒体基因组作为一个小分子量环状分子(脊椎动物中约为16kb),一般认为它具有比核DNA高几倍的进化率。由于在绝大多数动物中它们是单亲(系)遗传,因而没有像核基因存在的重组现象。线粒体DNA作为遗传标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群体遗传和系统进化的研究。专利CN 104450921 A,公开通过比较鲫鱼线粒体NADH4 基因中110-866 位点序列信息与鲤鱼线粒体基因序列的相似度,可以精确鉴定长丰鲫。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鉴别金边鲤,发现金边鲤NADH5基因序列与公开提交的鲤鱼序列相似度为99%,即金边鲤属于鲤鱼的一种;但金边鲤序列的247位点和559位点的碱基分别为A和C,与其他鲤鱼在对应位点的G和T碱基又有所不同,从而精准地鉴别出金边鲤,弥补了形态学鉴别的不足,为金边鲤地方品种的保护与解决养殖种的商业纠纷提供了参考。
本发明所述利用线粒体NADH5基因精准鉴别金边鲤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