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6200.5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钱申春;彭申凯;孙学军;杜海峰;刘要武;任杰;刘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11/22;E02D3/1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公路 交界处 路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方路段(1)、挖方路段(2)及填挖交界处过渡段(3),填方路段(1)上设有过渡段台阶(4)和排水明沟(9),填挖交界处过渡段(3)设有填挖交界处排水体系(18),填挖交界处排水体系(18)包括可更换排水体装配式横向排水盲沟(8)、纵向贯通排水盲沟(20)及填挖交界处透水与隔水层组合过渡段(21),填挖交界处透水与隔水层组合过渡段(21)和过渡段台阶(4)内均设有复合式排水小导管(10),填挖交界处透水与隔水层组合过渡段(21)上的复合式排水小导管(10)底部连接纵向贯通排水盲沟(20),纵向贯通排水盲沟(20)与可更换排水体装配式横向排水盲沟(8)相通,可更换排水体装配式横向排水盲沟(8)的高度为挖方路段(2)高度的1/3高度,且设置在挖方路段(2)底部;可更换排水体装配式横向排水盲沟(8)包括抽拉式导杆带端板更换排水体(30)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盲沟(27),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盲沟(27)中部设有竖向钢板(26),将其为两个格室结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盲沟(27)上部铺钢筋网片(25),每个格室底面各铺设有两条轨道(28),抽拉式导杆带端板更换排水体(30)设置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盲沟(27)的格室中,抽拉式导杆带端板更换排水体(30)底部安装有滚轮(29),滚轮(29)与轨道(28)匹配,并能在轨道(28)滑动,使抽拉式导杆带端板更换排水体(30)能自由滑入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盲沟(27);
在填方路段(1)内和填挖交界处透水与隔水层组合过渡段(21)上分别设置复合式排水小导管(10),复合式排水小导管(10)包括密目网(11)、土工布袋(12)、锥形桩头(13)、注浆导管(15)及扩大端板(16),注浆导管(15)上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密目网(11)和土工布袋(12),密目网(11)与注浆导管(15)之间填充有碎石(14);注浆导管(15)底部连接锥形桩头(13),顶部连接扩大端板(16),锥形桩头(13)上设有圆锥开瓣(17),扩大端板(16)下表面设有观测孔(31),复合式排水小导管(10)后期做注浆管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填挖交界处过渡段(3)位于填方路段(1)与挖方路段(2)之间,长度范围不小于10m,填挖交界处过渡段(3)的坡度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填挖交界处过渡段(3)下方设置过渡段台阶(4),内倾角度控制在4°以内,且由于台阶处碾压断面小,故采用环形压缩,有效消除压实盲区,提高土体密实度和整体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段台阶(4)通过静态爆破的方法施工得到:先在填方路段(1)内钻设L形静态爆破孔(32),L形静态爆破孔(32)内填装静态爆破剂,同时安装水平带封口板整体式压水补水管(33)和侧向带封口板整体式压水补水管(34),水平带封口板整体式压水补水管(33)和侧向带封口板整体式压水补水管(34)的外端端头分别通过端部锚固件(35)固定在坡面(36)上,利用水化反应把岩石胀破,得到过渡段台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2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Y形交叉口冲突点的交通组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