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642.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王战;李跃华;何靖;崔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H02K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循环水道 减速器壳体 电机减速器 集成壳体 电机轴承座 电机壳体 冷却水道 体内 冷却电机定子 一体铸造成型 电驱动系统 低压铸造 定子铁芯 冷却系统 冷却效率 内部腔体 使用寿命 电机壳 前端盖 热损耗 可用 铁芯 轴承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包括减速器壳体与减速器壳体一体的电机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壳体的壳体内设置有一条冷却循环水道,所述冷却循环水道用于冷却安装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铁芯、电机轴承座及前端盖端面。该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冷却循环水道可通过低压铸造形成内部腔体,所述冷却循环水道可用于冷却电机定子铁芯、减速器壳体和电机轴承座,提高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降低了电驱动系统热损耗,且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减速器壳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与减速器、PEB集成化设计成为现有电驱动系统设计的主流,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电机壳体的设计可以使电机的机壳和减速器的机壳一体铸造成型,冷却循环水道可以通过低压铸造形成内部腔体,同时冷却电机定子铁芯,减速器箱体和电机轴承座,循环水道的入口与控制器水道的出口直接相连,循环水道的出口与置于减速器壳体上。然而现有的电机壳体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电机与减速器的连接形式通常是采用螺栓装配,不仅增大了了整个电桥总成的空间,还增加了装配难度和零件的用量;2)、现有的电机水道循环系统通常是包裹电机定子铁芯单独冷却定子铁芯,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较低;3)、减速器与电机壳体直接相连,电机或减速器在不同转速下的温升不同,或加剧温度高的一侧温升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电机壳体的冷却水道进行结构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机壳由电机壳体和减速器壳体两部分组成,低压铸造成型,电机有入水口进水先后冷却定子铁芯,减速器,轴承室后由出水口流出,循环往复冷却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包括减速器壳体与减速器壳体一体的电机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壳体的壳体内设置有一条冷却循环水道,所述冷却循环水道用于冷却安装在电机壳体内的定子铁芯、电机轴承座、前端盖端面及减速器壳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循环水道是由水道入口、电机冷却部分、端盖与轴承冷却部分和水道出口组成的一条相连通的内部腔体;所述水道入口设置于电机壳体上,所述电机冷却部分呈螺旋状设置在电机壳体内,所述端盖与轴承冷却部分设置在减速器壳体与电机壳体的相连分界面处,所述水道出口设置于减速器壳体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与轴承冷却部分包括端盖冷却水道和轴承冷却水道;所述端盖冷却水道呈半扇形状,且与电机壳体的前端盖端面平行设置,用于冷却前端盖端面及减速器壳体;所述轴承冷却水道呈半圆环状,与端盖冷却水道相互垂直设置,且设置于电机壳体的电机轴承座外圆周外侧,用于冷却电机轴承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壳体采用低压铸造一体成型,所述冷却循环水道为低压铸造形成的内部腔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电机与减速器壳体一体化设计,减少整个电桥总成的轴向尺寸,整体化的设计轴向装配零件的装配同心度更容易控制,同时减少了电机零件的用量;
2)、整体化的机壳,电机的冷却水道可以先后冷却电机定子铁芯,减速器壳体,电机轴承室,提高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降低了电驱动系统热损耗;
3)、电机与减速器中间水道不仅可以起到冷却机壳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在各种转速下减速器和电机作为热源向对方扩散热量;
4)、增加了电机高转速下轴承的冷却结构,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集成壳体内的水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电机结构及水冷用外壳
- 下一篇: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