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交叉口施工期交通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795.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靖;姚佼;周溪召;郑喆;秦旗;陈凯佳;高航;张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G08G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交叉口 施工期 交通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交叉口施工期交通优化设计方法,本方法包括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步骤和信号控制步骤,几何设计步骤在占道施工交叉口所在进口设置综合功能区,供不同流向车流在信号周期的不同相位内使用,并在施工区域车流上游设置预停车线,对是否允许车流进入综合功能区进行控制;信号控制步骤在交叉口主信号采用逆时针单口放行的信号相位布置,保障综合功能区内车流在信号相位开始前提前进入和信号相位结束后清空,对预停车线进行预信号控制,控制进口方向车流进入综合功能区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主信号和预信号控制的信号配时参数通过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本方法通过对交叉口几何布置和信号控制进行优化,有效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交叉口施工期交通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节点,但由于道路改建、管线布设、修建地下工程等原因,通常需要在交叉口范围内进行占道施工,导致交叉口车道数减少,对通行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为消除施工造成的影响,目前的设计主要是将除施工占用区域外的剩余道路空间作为常规交叉口处理,重新进行车道功能划分,对于交叉口进口车道有占道施工的情况下进口车道数少于路段车道数的这一特征,未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法。
目前有关城市道路交叉口施工期的交通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规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其中,几何设计包括交叉口停车线位置设计、车道功能划分、交叉口展宽段长度设计等;中国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中对其有相关规定;信号控制包括信号相位相序、周期时长、绿灯时间分配等,代表性文献包括《城市交通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等。上述是针对常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设计方法,目前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
2、施工期交叉口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单点干道交叉口施工期组织优化及信号控制研究》等文献通过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并结合交叉口禁左、单向交通等措施,缓解施工期交通拥堵;对于施工期道路标志标线设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志设置技术规程JGJ348-2014》中作了相关规定,以保障交通运行安全。上述从中微观角度对施工期交叉口进行设计,其中交叉口信号配时主要是针对交叉口在施工期交通需求和车道数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其调整方法主要沿用常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禁左、单向交通等措施由于对某些流向采取禁行措施,需要有相应分流路径作为支撑,并将导致车辆绕行和路网总车公里数的增加。
3、施工期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山地城市核心区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文献从影响的区域范围内整个路网的角度,在施工周边路网寻找分流路段,对工程施工点周边区域交通流重新分配,使城市道路网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时,提高影响区域范围内道路网的服务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由于施工对周边区域交通造成的负面影响。上述从路网层面采用交通组织对施工影响区域范围进行优化,通过寻找并优化分流路段,对工程施工点周边区域交通流重新分配,从而降低施工点周边区域交通压力,主要应用于占道施工范围较大的情况,如大型市政工程,具体对于影响区域范围内各交叉口,在服从整体交通组织方案的情况下,仍采用常规交叉口几何设计和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优化。
上述各项技术方案均未考虑交叉口在占道施工情况下,交叉口进口车道数少于路段车道数的这一特征,将除施工占用区域外的剩余道路空间作为常规交叉口处理。由于施工占道导致交叉口车道数显著减少,同时缺乏针对性措施,造成交叉口通行能力受施工占道影响较大,严重影响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交叉口施工期交通优化设计方法,本方法针对道路交叉口部分车道被占道施工的情况,利用路段车道数未受占道施工影响的特征,通过对交叉口几何布置和信号控制进行优化,在保障通行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