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343.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钟波;罗昌杰;黄江平;于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折 弯折板 导向结构 吸能装置 安装板 抗偏载 通槽 加强筋组 对称分布 局部结构 偏心载荷 间隔处 相接处 中轴线 预留 变形 支撑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包括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及相对两端分别与二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和第二弯折分体,第一弯折分体与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开设有第三通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本发明采用了第一安装板、弯折板与加强筋组配合,通过精准地减弱弯折板的局部结构强度,使得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沿其中轴线进行叠缩变形,无需设置额外的导向结构,从而解决了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缓冲吸能为基本功能的被动安全防护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如:航天、交通、建筑等,用于吸收车辆意外碰撞或载客装置跌落时的撞击能量,以此降低对乘员人身和财物的伤害。通常要求被动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类碰撞工况下均能高效可靠地吸收能量,其中一条就是在偏载情况下能正常吸能,不发生倾覆失效。
一般来说,根据吸能原理不同,吸能装置包括压溃吸能、金属管变径吸能、金属切削吸能等几种类型。其中,压溃吸能,由于是通过柔性材料,如:如金属蜂窝、泡沫铝、金属压溃管等制成的吸能元件的塑性叠缩变形将撞击能转化为金属塑性变形能,其结构自身无法承受偏载作用,在偏心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局部坍塌导致吸能失效,从而需要借助导向结构,如:导向型材、导向管等才能承受偏心载荷;金属管变径吸能,是通过装置上的法兰约束作用使得金属管的直径扩大或缩小,从而将撞击能转变为金属塑性变形能,其金属管本身即为导向结构;而金属刀具切削吸能,是通过安装在法兰上的刀具将金属管切削变形,将撞击能转变为切削能及热能,其金属管本身即为导向结构;因此,无论吸能装置是上述的何种类型,只要需要导向支撑,就必然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导向结构的后退空间,这样对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十分不利,增加了车辆或载客装置的设计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能装置在无导向结构支撑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偏心载荷,及其导向结构需要在安装时预留出后退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抗偏载元件,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二第一安装板,连接于二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间隔处且呈对称分布的二弯折板,以及设置于二所述弯折板的间隔处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弯折板连接的加强筋组;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弯折分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弯折分体倾斜相接的第二弯折分体,所述第一弯折分体与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相接处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与另一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开设有第三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二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弯折分体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弯折分体的末端分别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二所述安装槽呈平行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弯折板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3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偏载元件及吸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碰撞缓冲吸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