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226.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闫金银;孟英;胡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金银 |
主分类号: | A61K47/04 | 分类号: | A61K47/04;A61K47/10;A61K47/02;A61K31/704;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药系统 乳腺癌 石墨烯纳米片 四氧化三铁 递药载体 光热治疗 聚乙二醇 治疗 阿霉素 介孔 化疗 联合 亲水性聚合物 药物释放特性 患者顺应性 乳腺癌细胞 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 基础载体 技术构建 联合靶向 难溶性 小分子 给药 可用 配体 死亡率 应用 集合 重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及其应用。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性配体,以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为基础载体,通过亲水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获得递药载体,所述递药载体与难溶性小分子化疗药物阿霉素形成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四氧化三铁‑聚乙二醇/阿霉素递药系统。本发明可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化疗和光热治疗联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死亡率。与现有技术构建的递药系统比较,集合多种优势于一身,通过单一递药系统即可实现乳腺癌化疗和光热治疗的联合靶向治疗,能够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优良的药物释放特性可避免重复繁琐给药,提高患者顺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联合靶向治疗的递药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资料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是引起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后联合化疗和放疗,但乳腺癌分型较多,每种分型的预后不同,导致术后放化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且化疗副作用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目前的化疗尚缺乏精准靶向性,在肿瘤部位药量不足,全身毒副作用大,患者顺应性差。研究显示,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导向性,且石墨烯自身产生的光热治疗具有创伤性低,化疗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协同化疗提高抗肿瘤效果。因此,精准化疗联合光热治疗对乳腺癌的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手段。
为了提高疗效同时避免重复繁琐给药,临床实践中需要单一的给药系统能同时拥有精准化疗和光热治疗的功能。石墨烯纳米片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结构均一、价格低等优势,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研究显示,石墨烯纳米片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可有效携带难溶性抗肿瘤药物、蛋白、各种离子、基因药物和生物成像剂等进入细胞。更为重要的是,石墨烯纳米片负载磁性离子在外力下具有导向性,且其本身是一种具有高近红外吸收的光敏剂,因此修饰后的石墨烯复合体可用于肿瘤的精准化疗和光热治疗。但是,石墨烯纳米片主要通过非共价结合如π-π相互作用吸附难溶性药物分子,载药量较低,限制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但表面较进行功能化修饰后,功能大大增强,近期有研究报道了一种新材料——介孔硅包封的石墨烯纳米片(GS)。目前该材料主要应用于吸附分离和传感器领域。
外力介导的主动精准技术是提高肿瘤蓄积、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功能复合材料,纳米石墨烯-四氧化三铁(GO-IONP)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GO-IONP可以作为一种造影剂用于细胞标记和磁共振成像,还可以作为一种载体进行细胞内的药物输送。鉴于GO-IONP本身固有的磁学性质,RGO-IONP具有很好的肿瘤被动富集能力。在外磁力的作用下, RGO-IONP可携带治疗药物很好的聚集在肿瘤部位,进行高效的、低副作用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及其应用,利用介孔硅球是一种研究较为成熟、难溶性化疗药物的载体的特点,将介孔硅与石墨烯纳米片表面连接,将两者的界面性质优点结合起来,结合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四氧化三铁-聚乙二醇作为递药载体,具有以下理论优势:(1) 增大比表面积,提高载药量;(2) 提高石墨烯纳米片的亲水性,生理介质中更易于分散;(3) 使材料表面更易于功能化,且功能化修饰更均匀,成为一种优良的递药载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包括递药载体和化疗药物;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性配体,以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GS) 为基础载体,通过亲水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获得递药载体,所述递药载体与难溶性小分子化疗药物阿霉素(DOX) 形成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四氧化三铁-聚乙二醇/阿霉素递药系统(GS-PEG-IONP/DO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金银,未经闫金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