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226.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闫金银;孟英;胡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金银 |
主分类号: | A61K47/04 | 分类号: | A61K47/04;A61K47/10;A61K47/02;A61K31/704;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药系统 乳腺癌 石墨烯纳米片 四氧化三铁 递药载体 光热治疗 聚乙二醇 治疗 阿霉素 介孔 化疗 联合 亲水性聚合物 药物释放特性 患者顺应性 乳腺癌细胞 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 基础载体 技术构建 联合靶向 难溶性 小分子 给药 可用 配体 死亡率 应用 集合 重复 | ||
1.一种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包括递药载体和化疗药物;其特征在于: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性配体,以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GS) 为基础载体,通过亲水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获得递药载体,所述递药载体与难溶性小分子化疗药物阿霉素(DOX) 形成介孔硅-石墨烯纳米片-四氧化三铁-聚乙二醇/阿霉素递药系统(GS-PEG-IONP/DOX)。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G修饰的递药载体由GS、PEG 和IONP通过共价方式连接,其中,按重量份数计,PEG 与GS的投料比是1.5~3.5∶1,IONP与GS 的投料比是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药载体与化疗药物DOX 形成50~200纳米大小的递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药载体按下述方法制备:通过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在石墨烯纳米片表面包被介孔硅,所得GS和PEG 以1∶1.5~3.5的投料比溶于pH值为8.0磷酸盐缓冲液中,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两种分子中的基团特异性反应,生成GS-PEG,离心法除去未反应PEG 并更换为pH 值为7.0磷酸盐缓冲液;IONP以1~10∶1的投料比与GS-PEG 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生成GS-PEG-IONP,离心法除去未反应的IONP,即得所述的递药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载体GS,所包被介孔硅占GS的含量是30%~40%,介孔孔径为2~4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药系统按下述方法制备:将DOX 的甲醇储备液加入制备的GS-PEG- IONP递药载体中,DOX和载体的投料比为2∶1,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离心法除去未载入的DOX,氮气吹干,即得所述的递药系统。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联合化疗和光热治疗乳腺癌的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药系统中,GS 表面覆盖介孔硅的石墨烯纳米片,所述GS 在近红外的强吸收性质进行光热治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乳腺癌联合精准治疗的递药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药系统中,GS 表面介孔硅的吸附作用以及石墨烯纳米片的π-π相互作用高效负载DOX,进行化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金银,未经闫金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2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