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5445.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千;鲜浩;魏凯;饶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孔径 遥感相机 辅助系统 单独工作模式 合成孔径成像 高分辨成像 探测器模块 工作模式 空间重构 可重构 成像分辨率 光束分光器 光束合成器 聚焦模块 大口径 校正器 遥感 | ||
1.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遥感相机模块(1)和一个合成孔径辅助系统,合成孔径辅助系统由合成孔径共相校正器模块(2)、合成孔径光束合成器模块(3)、合成孔径光束分光器模块(4)、合成孔径共相探测器模块(5)、合成孔径成像聚焦模块(6)与合成孔径成像探测器模块(7)组成,每个遥感相机模块既可以进行单独工作模式,也可以通过空间重构进行合成孔径工作模式;当不需要对地高分辨成像时,此时每个遥感相机处于单独工作模式;当需要对地高分辨成像时,此时这些遥感相机会围绕合成孔径辅助系统进行空间重构形成合成孔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当遥感相机处于合成孔径工作模式时,此时每个遥感相机会围绕合成孔径辅助系统进行空间重构,光束经过每个遥感相机以后,会依次经过合成孔径共相校正器模块(2)与合成孔径光束合成器模块(3),随后光束向下传输到合成孔径光束分光器模块(4)上,光束在合成孔径光束分光器模块(4)上进行分光,一部分反射光传输进入合成孔径共相探测器模块(5),另外一部分透射光传输进入合成孔径成像聚焦模块(6)后在合成孔径成像探测器模块(7)上聚焦成像,利用合成孔径共相探测器模块(5)能够实现遥感相机之间的共相误差精确探测,合成孔径共相校正器模块(2)能够根据共相误差探测信号实现对遥感相机之间共相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在合成孔径成像探测器模块(7)上得到观测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遥感相机处于合成孔径工作模式时,这些遥感相机会围绕合成孔径辅助系统进行一定排布形状的空间重构,6个遥感相机重构为环形排列的合成孔径工作模式,或者重构为Y形排列的合成孔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合成孔径共相校正器模块(2)可以采用压电陶瓷驱动结构的器件,或者MEMS结构的器件,或者液晶结构的器件,或者其它能够改变光束波前相位的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合成孔径光束分光器模块(4)可以为强度分光、或光谱分光、或偏振分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合成孔径共相探测器模块(5)可以采用基于条纹追踪的共相探测器件、或者基于色散条纹传感器的共相探测器件、或者基于远场光斑优化的共相探测器件、或者基于相位差法的共相探测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空间可重构遥感相机,其特征在于:合成孔径成像探测器模块(7)采用CCD相机或者CMOS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4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正尺
- 下一篇:一种深度摄像方法、深度摄像设备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