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诊断方法、装置、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装置、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6479.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仁;董玲俊;刘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晓霞;魏嘉熹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钥匙 进入 启动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装置、车辆。辅助供电回路包括辅助供电继电器和辅助供电保险丝。所述方法包括:当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第一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其中,第一检测点为辅助供电继电器和辅助供电保险丝之间的连接点;当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其中,第二检测点为辅助供电保险丝和与辅助供电保险丝连接的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点;根据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判断辅助供电回路是否发生故障;当判定辅助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生成对应的诊断故障码。这样,不仅能够远程对辅助供电回路进行诊断,而且该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准确,简单易实施,诊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装置、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网络技术的发展,车辆故障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诊断故障码(Diagnostic Trouble Code,DTC)作为车辆诊断技术的重要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的零部件,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的故障发生条件进行开发实现。虽然目前车辆通用的DTC已经达到三千多个,但仍然有许多故障现象未能实现DTC,由于没有DTC的诊断,使得这些故障现象发生时不能够通过诊断仪自动诊断,不能够通过车联网进行远程诊断,更不能实现该故障的故障预测,其严重地阻碍了车辆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
车辆的辅助供电回路是重要的供电通道。目前对该回路故障的诊断主要通过现场查看该回路的保险丝是否完好,或者通过诊断与之有关的电控模块是否供电正常来综合估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装置、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包括辅助供电继电器和辅助供电保险丝。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点为所述辅助供电继电器和所述辅助供电保险丝之间的连接点;当所述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检测点为所述辅助供电保险丝和与所述辅助供电保险丝连接的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点;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判断所述辅助供电回路是否发生故障;当判定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生成对应的诊断故障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判断所述辅助供电回路是否发生故障的步骤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当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值为常电电压时,判定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对电源短路;当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对地电阻值小于预定的电阻值时,判定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对地短路;当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值不相等,或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对地电阻值不相等时,判定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开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点包括多个控制模块共用线路中的连接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点还包括单个控制模块专用线路中的连接点。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与所述辅助供电回路中辅助供电继电器和辅助供电保险丝之间的第一检测点连接,用于当所述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状态参数;第二获取模块,与所述辅助供电保险丝和与所述辅助供电保险丝连接的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检测点连接,用于当所述辅助供电继电器断开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判断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和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状态参数判断所述辅助供电回路是否发生故障;生成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辅助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生成对应的诊断故障码。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装置,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上述辅助供电回路的故障诊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