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叶茶产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3998.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辉;陆继军;孙丽娜;王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40 | 分类号: | A23F3/4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晓威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茶 含湿量 混合物 透气夹层 分隔 温育 制造 鲜花 | ||
本发明涉及制造花薰叶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将具有低于7.5重量%的含湿量的叶茶原料与鲜花混合;(b)将所述混合物布置成被透气夹层分隔开的多个层;(c)在有氧条件下在25℃至50℃下将所述混合物温育2‑24小时以提供具有10‑20重量%的含湿量的花薰叶茶;(d)任选地将所述花与所述花薰叶茶分离;以及(e)干燥所述花薰叶茶以提供具有低于8.5重量%的含湿量的花薰叶茶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叶茶产品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制造花薰(scented)叶茶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和红茶有时均用花来进行花熏。传统上通过若干次循环花熏来生产这样的花薰茶,其中将成品茶(made tea)与鲜花相结合。该传统方法耗时且产量低,意味着以这种方式制造的茶价格昂贵。
目前,常见的是通过添加香味剂或香料来生产花薰茶。这使得更多种不同的花薰茶能够得到制造并以更低的价格售卖给消费者。
对被认为是更天然的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正日益增长。对于花薰茶而言,这意味着所制成的产品没有香味剂或香料。因此,仍然没有满足调整传统花熏方法以便提供大量花薰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制造花薰叶茶产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低于7.5重量%的含湿量的叶茶原料与鲜花混合;
(b)将所述混合物布置成被透气夹层分隔开的多个层(arranging the mixturein layers separated by gas-permeable interlayers);
(c)在有氧条件下在25℃至50℃下将所述混合物温育2-24小时以提供具有10-20重量%的含湿量的花薰叶茶;
(d)任选地将所述花与所述花薰叶茶分离;以及
(e)干燥所述花薰叶茶以提供具有低于8.5重量%的含湿量的花薰叶茶产品。
该方法允许在不使用被认为是非天然的成分(例如合成调料或芳香物(aromas))的情况下大量生产花薰茶。该方法还包括比传统方法更少的步骤,因为不需要多个花熏循环。从时间和成本的角度来看,这都导致更有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的第一步骤涉及将叶茶原料与鲜花混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叶茶”指的是来自未冲泡形式(即未经过溶剂萃取步骤)的中国茶(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和/或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var.assamica)的叶和/茎材料。
叶茶原料具有低于7.5重量%的含湿量。叶茶原料的含湿量通常不低于0.5重量%。通常叶茶原料具有1-7重量%的含湿量。换言之,叶茶原料是茶制造的最终产品(有时被称为“成品茶”)。
叶茶原料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叶茶。国家或地区文化通常决定消费者关于茶的偏好。例如,大多数在西方世界消费的茶是所谓的红茶,其通过采收植物茶树(Camelliasinensis)的叶并将其萎凋、揉捻、酶促氧化(发酵)、烘制和分选来获得。替代地,可以在没有发酵步骤的情况下对叶进行处理以生产通常称为绿茶的茶,绿茶广泛地在亚洲部分地区消费。在另一种变体中,通过部分发酵制备乌龙茶。
如果花薰叶茶产品针对于具有绿茶消费传统的地区,那么优选叶茶原料是绿茶或白茶(它们均是基本上未发酵的)。如果花薰叶茶产品针对于具有红茶消费传统的地区,那么优选叶茶原料是红茶(其是充分发酵的)或乌龙茶(其是部分发酵的)。叶茶原料还可以包含这些类型的叶茶的一种或多种的共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未经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蒲公英叶红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巧克力造型的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