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9660.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元;覃宇东;邓琦;徐显杰;许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仁恒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3/12 | 分类号: | C07D22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庚烷盐酸盐 氢氮 杂环 后处理 收率 合成 对甲苯磺酰氯 氨水 立体选择性 二氯甲烷 立体构型 起始原料 室温反应 重结晶 甲醇 消旋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所述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制得的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收率较高,后处理简单,其立体选择性高,消旋几率小。反应中除了起始原料,所用试剂(甲醇、二氯甲烷、对甲苯磺酰氯、氨水等)均为常用试剂,简单易得,价格便宜,符合经济效益;反应中每一步均只需低温或者室温反应,条件温和,减少高温对其立体构型的影响;反应中每一步收率均较高,后处理均能用重结晶方式进行,大大提高了其纯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贝西沙星(Besifloxacin)是一种新型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其化学名7-[(3R)-3-aminoazepan-1-yl]-8-chloro-1-cyclopropyl-6-fluoro-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19H2lClF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393.85。它对引起细菌性结膜炎的眼部致病菌有广谱抗菌活性。它主要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药物浓度为0.6%的滴眼液中,以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结膜炎。其在临床中显示出优越的杀菌效果。
贝西沙星的主要构型部分为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是贝西沙星重要的中间体,其结构为:
作为贝西沙星重要一部分,该中间体关于合成的具体文献并不多。因此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及其保护物的合成对合成贝西沙星有重要作用。
有关侧链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及其保护物合成,有如下路线:
CN104379575A经过两步反应得到该侧链,首先经过内缩合关环,然后经过还原得到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CN101006051A、CN103073498A对第一步内缩合进行了方法改进,此方法步骤较短。缺点是:该路线方法中第一步环合需要高温,加上内缩合本身的反应机理,容易造成该中间体的异构体产生,因此其立体纯度并不高,对贝西沙星合成分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CN103012264A报道了关于侧链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的拆分,但是立体拆分试剂较为昂贵,而且立体优化效果也有待商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R-3-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式Ⅰ所示化合物进行甲酯化反应,然后将甲酯化反应产物与氯甲酸苄酯接触,得式Ⅱ所示化合物;
(2)、将式Ⅱ所示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得式Ⅲ所示化合物;
(3)、将式Ⅲ所示化合物与对甲苯磺酰氯发生磺酰化反应,得式Ⅳ所示化合物;
(4)、将式Ⅳ所示化合物进行环化反应,得式Ⅴ所示化合物;
(5)、将式Ⅴ所示化合物进行脱除苄氧羰基反应,得氨基-六氢氮杂环庚烷盐酸盐;
其中,Cbz表示苄氧羰基,Ts表示对甲苯磺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仁恒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仁恒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