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泥改良与原位消减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8121.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刘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润华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泥 消减 改良 去除 硫化物 色差 表面活性剂 底泥改良剂 水生动植物 微生物菌群 底泥环境 动物安全 多环芳烃 泥水界面 水体治理 解毒剂 酶体系 内源性 溶氧量 无残留 无腐蚀 有机物 盐度 重复 氨氮 靶向 活化 疏松 污染 微生物 水体 修复 刺激 环保 生态 应用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泥改良与原位消减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每平方米加入底泥解毒剂200‑260g;加入表面活性剂500‑600g和底泥改良剂100‑150g;加入微生物菌群1‑5L。本发明可彻底消除水体中因农业、工业造成的有毒有害污染,对底泥原位消减,解决内源性污染;效果持续时间长,无需工程清於;解决重复治理重复投入的问题,缩短水体治理修复周期;同时去除有机物氨氮磷,耐盐度高,具有多种酶体系,应用不同底泥环境;所有产品无腐蚀、无刺激,对水生动植物、人及动物安全环保,无残留、无污染;靶向微生物改良底栖生态,疏松活化底泥,提高泥水界面溶氧量;消除“水浑”、“水脏”、“水粘”、“水臭”、“水色差”等现象,有效去除底泥中磷、硫化物、油和多环芳烃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泥改良与原位消减技术。
背景技术
美国自然与人工生物修复研究协会NABIR认为生物修复是通过生物的作用降解土壤、水体、污泥或残渣等中的有害有机污染物或转化有害无机污染物降到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水平。另有国外学者认为生物修复是一种加速自然降解土壤或水体中有毒物质的过程。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生物修复就是利用特定的生物(包括微生物一土著或外源微生物以及植物等)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消除或富集环境污染物,从而达到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恢复的生物过程。我国学者王庆仁认为该定义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具有特殊生理生化功能的植物或特异微生物在原位修复污染场所(土壤或水体);二是应用生物处理或生物循环过程,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应用阻断或减少污染源向环境的直接排放。
生物修复作用方式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名称。根据修复环境溶解氧的可利用程度分为好氧生物修复、厌氧生物修复和好氧一厌氧组合生物修复;根据被修复对象的移动性分为原位修复、易位修复和原位一易位组合修复;根据修复过程中人为参与的程度可以分为自然生态修复技术和工程生态修复技术。实际上,在实际应用中各种修复技术均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各种生物修复技术的组合与复合。
污染环境中的有机物除小部分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而被稀释、扩散、挥发及氧化、还原、中和而迁移转化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进行降解转化。当有足够可利用的污染物时,微生物能够不断繁殖,可以使降解速率达到最大。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主要包括好氧和厌氧两个过程。完全的好氧过程可使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厌氧过程的主要产物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其它产物。微生物虽然不能够将重金属通过降解而去除,但却可以通过对重金属的转化和固定过程降低其毒性,还可以将重金属积累在菌体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涉及多种酶和复杂的化学反应,有的有机污染物不能够被彻底降解,只是转化为毒性和移动性较弱或更强的中间产物,违背生物修复的效果,影响环境的生态安全评价,因此,对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是生物修复技术中不应该忽视的环节。
受污染底泥的修复问题是当前地表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棘手问题。纵观国内外的污染底泥修复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异地修复技术和原位修复技术。污染底泥异地修复技术主要是指底泥疏竣及疏竣底泥的处理处置。与异地修复技术相比,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所需费用低、可以避免底泥疏浚过程中底泥再悬浮对水体的污染及疏浚底泥输送过程和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不需要额外的处理处置场地等优点。因此,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原位生物处理控制技术是指:在原地通过投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和营养物,有时还需外加电子受体或供氧剂,以减少底泥的容积、污染物的量或污染物的溶解度、毒性或迁移性。底泥硝酸盐原位处理技术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硝酸盐原位处理技术对底泥黑臭物质的去除、底泥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底泥磷释放的控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预计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润华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润华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