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张拉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5110.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岩;李彦娥;乐丛欢;练继建;张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1/50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琪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式平台 系泊 海上风电 锚固基础 系泊系统 连接段 浮式基础 预留孔道 施工 浮箱 拖航 张拉 下沉 波浪荷载 风机塔筒 基础技术 摩擦阻力 内外压差 水下安装 在位状态 张拉系统 海床 上端 抗拔力 堆载 贯入 锚固 稳性 载重 嵌入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上张拉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由浮式平台和系泊系统组成,浮式平台包括连接段和浮箱,系泊系统包括系泊线和锚固基础;施工时将安装有上部风机塔筒的浮式平台和系泊系统分别拖航,锚固基础下沉并嵌入海底;系泊线上端依次穿过浮箱的第二预留孔道和连接段的第一预留孔道,系泊线在浮式平台下沉到位后锚固于连接段。本发明在拖航时能够提供足够浮稳性,在位状态时受波浪荷载影响小;实现水上张拉系统,降低水下安装系泊线的难度;锚固基础利用压载重和摩擦阻力提供抗拔力,并通过堆载和内外压差贯入海床,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上张拉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稳定性较好,施工安装方便,工程造价和安装成本低。
背景技术
漂浮式基础的概念来源于深海油气开发平台,是指基础不与海床直接接触,而通过锚索或缆绳将其与海底相连,使风电机组可在某一相对固定区域内自由移动,该类基础目前主要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但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与着床式基础相比施工难度较小、运维成本低,因此在发展深海风电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近海相比,深海环境更加恶劣,存在着海流、波浪、潮汐、内波等多种水文现象以及腐蚀、冲刷、淘空等长期理化作用,对风机基础、海底电缆、海上平台集成等技术无疑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考虑到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的因素,固定式基础已不再适用,深海风电场主要采用浮式基础。
现有海上风电浮式基础的主要型式有:Spar型、TLP型和半潜型基础。Spar型基础水线面小,受波浪荷载影响小,适用于水深较深的海域,安装移动不便;TLP型基础运动性能较好,系泊采用张力筋腱,成本较高,受水深限制大;半潜型基础可浮运拖航,但较大的水线面使其受波浪荷载影响大,稳定性较差。上述基础形式在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各自有不同的弊端,且三种基础型式系泊线均需水下安装,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在风浪荷载下运动响应较大,以及水下施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上张拉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基础形式水线面较小,稳定性好,其施工安装方便,安装成本低,可使海上风电浮式基础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上张拉的海上风电浮式基础础,由浮式平台和系泊系统组成;
所述浮式平台包括均为空心结构的连接段和浮箱,所述连接段上端通过法兰环连接风机塔筒,所述连接段下端与所述浮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由上部的弧形连接段和下部的柱状连接段构成,所述弧形连接段由上到下变截面设置且其侧壁壁面为内凹弧形;所述连接段侧壁内部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预留孔道;所述浮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向分舱板、第二环向分舱板和多道径向分舱板,所述第一环向分舱板、所述第二环向分舱板和多道所述径向分舱板将所述浮箱内部划分多个分舱室,每个分舱室均设有可进行水气置换的阀门系统;所述第一环向分舱板和所述第二环向分舱板之间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二预留孔道,所述第二预留孔道底部与所述浮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预留孔道与所述第一预留孔道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二预留孔道与所述第一预留孔道逐一对应连接并相通;
所述系泊系统包括多组系泊线和锚固基础,所述系泊线的组数与所述第二预留孔道、所述第一预留孔道均相同;每组系泊线包括一根直系泊线和三根斜系泊线,直系泊线在该组系泊线对应的所述第二预留孔道和所述锚固单元之间竖直设置,斜系泊线在该组系泊线对应的所述第二预留孔道和所述锚固单元之间由上至下呈辐射状向外倾斜设置;每组所述系泊线下端均锚固于所述锚固基础,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预留孔道和所述第一预留孔道,并锚固于所述连接段顶部;所述锚固基础包括锚固板体,该锚固板体上部边沿设置有筒壁,该锚固板体下部设置有四个筒裙。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的弧形连接段与柱状连接段采用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