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射束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0982.0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T.格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B23K26/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射束阱 | ||
1.高功率射束阱(10),其用于激光射束(11),所述高功率射束阱具有吸收体(20)和反射面(33.1),所述吸收体具有多个楔形的肋片(24),所述楔形的肋片构造用于射束的吸收面(26),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楔形的肋片(24)间隔开地布置并且面向所述吸收面(26),其特征在于,冷却通道(41)至少被布置在所述楔形的肋片(24)的一部分之内,所述冷却通道分别在所述楔形的肋片(24)的纵向延伸部中至少延伸跨越所述楔形的肋片(24)的部分区域,其中,所述楔形的肋片(24)沿着其纵向延伸部被彼此侧向地布置,并且,所述楔形的肋片(24)沿着其纵向延伸部在朝向所述高功率射束阱(10)的射束进入开口(32)的方向上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指向所述反射面(33.1)的所述楔形的肋片(24)分别由逐渐变尖的棱封闭,并且,逐渐变尖的、楔形的槽被构造在所述楔形的肋片(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3.1)倾斜于所述楔形的肋片(24)延伸地取向,所述反射面(33.1)在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的区域中具有到所述楔形的肋片(24)的、最大的距离,并且,所述距离在所述射束朝向所述高功率射束阱(10)的内部的传播方向上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对置地,所述反射面(33.1)逐渐倾斜地封闭所述楔形的肋片(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3.1)定向反射地被实施,和/或,所述反射面(33.1)部分吸收地被实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20)被实施为烧结体,和/或,所述吸收体借助激光烧结来制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20)被实施为烧结陶瓷、烧结玻璃陶瓷或者烧结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20)具有冷却剂进口(42)和冷却剂出口(43),所述冷却剂进口和所述冷却剂出口经由所述冷却通道(41)导流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进口(42)面向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并且所述冷却剂出口(43)背离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地被如此布置在所述吸收体处,使得冷却剂在射束传播的方向上穿流所述冷却通道(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进口(42)面向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并且所述冷却剂出口(43)背离所述射束进入开口(32)地被如此成型在所述吸收体处,使得冷却剂在射束传播的方向上穿流所述冷却通道(4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1)彼此并联或者串联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20)至少包括所述楔形的肋片(24)、所述冷却通道(41)、所述冷却剂进口(42)和所述冷却剂出口(43),并且,所述吸收体(20)被一件式地实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射束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1)分别在其横截面中从所述楔形的肋片(24)延伸到所述吸收体(20)的基体(21)中,所述楔形的肋片(24)被成型在所述吸收体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9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防雾镜片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光耦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