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601.7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雄辅;须川晃秀;矢野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A61L9/14;B05B5/057;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装置 送风 | ||
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包括送风通路(260)和放电装置(30),上述放电装置(30)用于产生有效成分(40)并且配置在送风通路(260)外。此外,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包括导入管(50),该导入管(50)的一端(51)与放电装置(30)相连接,另一端(52)配置在送风通路(260)内且用于将有效成分(40)向送风通路(260)内引导。导入管(50)在另一端(52)具有开口面(52a)。导入管(50)配置为,开口面(52a)与在送风通路(260)内流动的空气流(R1)的在开口面(52a)的预定点(C2)处的主流方向实质上平行。由此,提供能够简化结构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使含有有效成分的空气向送风装置外放出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包括安装于送风装置的放电装置。送风装置具有送风通路,该送风通路具有用于放出空气的吹出口。并且,送风装置将由放电装置产生的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引导。由此,使含有有效成分的空气向送风装置外放出。
放电装置配置在送风通路的外侧。在放电装置的内部具有作为送风机的风扇,该风扇用于将由放电装置产生的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引导。
利用风扇将由放电装置产生的有效成分加压为在送风通路内流动的空气内压以上。此时,导入管的一端与放电装置相连接,另一端配置在送风通路内。然后,经由导入管将由放电装置产生的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引导。由此,能够抑制放电装置暴露于在送风通路内流动的高温度的空气、低湿度的空气的情况。其结果,能够不受在送风通路内流动的空气的影响地利用放电装置来产生有效成分。
此外,在上述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中,将导入管的另一端侧沿着送风通路内的空气流路配置。并且,导入管的另一端侧的顶端开口配置为朝向吹出口侧。由此,使有效成分高效地乘着在送风通路内流动而自吹出口向送风装置外吹出的风从而将有效成分向送风装置外放出。
另外,提出了如下这种结构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使一端与放电装置相连接的导入管的另一端与形成于送风通路的弯曲部的内周侧相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构成为,利用在送风通路内的弯曲部的内周侧产生的负压来将由配置在送风通路外的放电装置生成的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诱导。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的放电装置自身具备风扇。因此,放电装置大型化、成本增加。另外,也可能产生因风扇而导致的振动、异常噪声。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是利用局部性的负压产生部位来将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排出的结构。因此,导入管的连接位置受到限制,因此容易产生设计上的障碍。另外,在送风通路的空气吹出口设置有风向板等的情况下,负压部位会因风向板的间隔、角度而变化或消失。因此,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负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966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276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放电装置内的加压用风扇并且不限制导入管的连接于送风通路的连接位置的前提下,将有效成分向送风通路内导入的带放电装置的送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