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5007.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河原裕树;富田雄亮;冈本悠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主分类号: | F16F15/134 | 分类号: | F16F15/134;F16D7/02;F16F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主减震器 扭转振动 减振装置 输出轮毂 动态减震器 扭矩限制器 衰减 配置 相对旋转 输出 传递 吸收 | ||
一种减振装置,能够适当地动作并且能够适当地衰减扭转振动。减振装置(1)具有壳体(2)、输出轮毂(3)、主减震器装置(4)、动态减震器装置(5)和扭矩限制器(8)。壳体(2)被输入扭转振动。输出轮毂(3)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2)相对旋转。主减震器装置(4)配置于壳体(2)与输出轮毂(3)之间,并衰减输入至壳体(2)的扭转振动。动态减震器装置(5)吸收从主减震器装置(4)输出的扭转振动。扭矩限制器(8)配置于壳体(2)与主减震器装置(4)之间,限制在壳体(2)与主减震器装置(4)之间产生的扭矩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振装置配置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降低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现有的减振装置具有壳体(飞轮元件3)、输出部件(飞轮元件4)、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减震器部(能量蓄积器10)、配置于比减震器部靠径向内侧的动态吸振装置(振动衰减器1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减振装置中,当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输入至壳体时,扭转振动在减震器部中被衰减。另外,动态吸振装置进一步衰减扭转振动。
在该情况下,在发动机启动之后至发动机的转速稳定的期间,由于发动机的转速不稳定,因此有可能从发动机向减振装置输入过大的扭矩波动,在减振装置中产生过大的扭转振动。
另外,在发动机的转速稳定之后,有可能因减振装置的共振,例如动态减震器装置的工作而产生二次共振。于是,有可能在减振装置中产生过大的扭转振动。
即,当在减振装置中产生上述的过大的扭转振动时,减振装置无法完全吸收该扭转振动,该扭转振动有可能从减振装置向变速器侧的部件传递。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动作并且能够稳定地衰减扭转振动的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减振装置用于降低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减振装置具有输入旋转部、输出旋转部、减震器部、动态吸振装置和扭矩限制部。扭转振动输入至输入旋转部。输出旋转部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输入旋转部相对旋转。减震器部配置于输入旋转部与输出旋转部之间,衰减输入至输入旋转部的扭转振动。动态吸振装置吸收从减震器部输出的扭转振动。扭矩限制部在输入旋转部与输出旋转部之间限制扭矩的传递。
在本减振装置中,扭矩限制部在输入旋转部与减震器部之间限制扭矩的传递,因此能够阻断或抑制在减振装置中可能产生的过大的扭转振动。由此,能够使减振装置适当地动作,在减振装置中稳定地衰减扭转振动。
(2)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的减振装置中,输入旋转部构成能够容纳润滑油的内部空间。减震器部、扭矩限制部以及动态吸振装置配置于内部空间。
在该情况下,在输入旋转部的内部空间容纳有润滑油的状态下,减震器部、扭矩限制部以及动态吸振装置配置于输入旋转部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使减震器部、扭矩限制部以及动态吸振装置稳定地动作。
(3)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的减振装置中,扭矩限制部配置于输入旋转部与减震器部之间。
在该情况下,当在减振装置中产生过大的扭转振动时,通过扭矩限制部,在输入旋转部与减震器部之间扭矩的传递实质上被解除。由此,能够阻断或抑制在减振装置中可能产生的过大的扭转振动。即,能够使减振装置适当地动作,在减振装置中稳定地衰减扭转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科赛迪,未经株式会社艾科赛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