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混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的拉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8138.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7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斐然;李小对;王涛;谢冬歌;袁波;任甲蕴;秦兰芳;李长安;许涛;姬海军;靳军;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兴文;李斐然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索 张拉机构 架桥机 施工 整孔 本实用新型 钢混组合梁 电动绞车 拉索装置 组合梁 横梁 钢化 钢丝拉绳 间隔设置 系统结合 向下延伸 钢梁 下端部 吊扣 上端 固连 滚轮 升降 架设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的拉索装置,包括架桥机;在所述架桥机横梁与单跨钢梁长度对应的区段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拉索张拉机构;由所述拉索张拉机构带动升降的拉索向下延伸至所述架桥机底部,在所述拉索的下端部设置有吊扣。所述拉索张拉机构为电动绞车,所述拉索的上端与所述电动绞车的钢丝拉绳相固连。所述拉索张拉机构通过滚轮与所述架桥机横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多个拉索张拉机构与架桥机系统结合为一体,用于钢化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中,不仅施工更为方便,且能提高刚才利用率,特别是在大中跨钢化组合梁架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的拉索装置。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梁具有结构轻巧、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城市高架桥、跨江跨海长桥的建设要求,在现代桥梁结构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正常情况下,钢混组合梁在施工过程中,主梁的截面受力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合截面形成前,仅有裸钢梁受力;第二阶段,组合截面形成后,组合梁受力。
由于钢混组合梁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式不同,其受力状态也各异。根据组合梁施工受力状态,可分为两类结构:1)活载组合梁,即采用无支架施工,施工过程中钢梁和混凝土的自重全部钢梁承担,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混凝土才作为组合梁的一部分参与受力;2)恒载组合梁,即采用支架施工,待钢梁与混凝土完全结合后再拆除支架,荷载由组合结构承担。
从材料利用率上来看,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最为理想,即在顺桥向将钢梁分成数段制作,然后将钢梁运到现场,搭设在分段处的临时支架上;相邻节段钢梁连接好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架,完成体系转换;最后施工桥面铺装和护栏等;组合梁承受自重、二期恒载及活载,施工结束。但是如果受施工条件限制,桥位处无法或不适合搭设支架时,常采用无支架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传统的无支架施工的钢混组合梁在施工过程中,钢梁需承受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自重等,为满足施工要求,钢梁的刚度要求比恒载组合梁大,这对于在成桥后承受相同荷载的钢混组合梁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如果能对传统钢混组合梁的无支架施工工艺进行合理改进,则对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钢混组合梁高效、便捷、绿色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而设计一种与改进后的施工工艺配套用的拉索装置也是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的拉索装置,该装置可以克服传统钢混组合梁施工中存在的弊病,既提高了钢材的利用效率,也能实现钢混组合梁墩顶负弯矩区混凝土抗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钢混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的拉索装置,包括架桥机;在所述架桥机横梁与单跨钢梁长度对应的区段上间隔设置有多组拉索张拉机构;由所述拉索张拉机构带动升降的拉索向下延伸至所述架桥机底部,在所述拉索的下端部设置有吊扣。
所述拉索张拉机构为电动绞车,所述拉索的上端与所述电动绞车的钢丝拉绳相固连。
所述拉索张拉机构通过滚轮与所述架桥机横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多个拉索张拉机构与架桥机系统结合为一体,用于钢化组合梁整孔逐跨施工中,不仅施工更为方便,且能提高刚才利用率,特别是在大中跨钢化组合梁架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兴文;李斐然,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兴文;李斐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8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