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5810.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秦霞;徐达;唐金平;荆磊;耿文龙;丁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汽车后视镜包括:壳体,壳体用于在其上安装镜面;底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一侧与底座相连,另一侧用于连接在车身上;第一扰流条,第一扰流条设在壳体上以对流经壳体的气流进行扰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风噪汽车后视镜,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扰流条以对流经所述壳体的气流进行扰流,减小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后视镜后方形成的分离区,破碎较大的分离涡流,从而降低涡流噪声。通过在安装基座的与壳体相对一侧表面设置第二扰流条,减小了流经壳体和安装基座之间间隙的高速气流作用于车窗和车身表面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噪声是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汽车噪声分为机械噪声和气动噪声.研究发现,车速超过100km/h情况下,气动噪声将成为主要噪声源,车辆外流场的气动噪声以车速的6次方的数量增长,对于高速驾驶,噪声会增加驾驶员的疲劳感,不利于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汽车高速行驶状态下,汽车后视镜会产生很大的气动噪声,若后视镜设计不合理,会产生以下噪声:后视镜后方形成很大的分离区,产生涡流噪声;高速气流经过后视镜后,流向车窗和车身表面产生的冲击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风噪汽车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低风噪汽车后视镜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后视镜,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在其上安装镜面;
底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相连,另一侧用于连接在车身上;
第一扰流条,所述第一扰流条设在所述壳体上以对流经所述壳体的气流进行扰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扰流条形成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扰流条均匀、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壳体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扰流条形成为中间高前后低的凸块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扰流条的表面形成为流线型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视镜还包括:
第二扰流条,所述第二扰流条设在所述安装基座的与所述壳体相对一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扰流条形成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扰流条均匀、间隔地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扰流条形成为前低后高且前窄后宽的楔型凸块。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扰流条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扰流条与所述第二扰流条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风噪汽车后视镜,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扰流条以对流经所述壳体的气流进行扰流,减小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后视镜后方形成的分离区,破碎较大的分离涡流,从而降低涡流噪声。通过在安装基座的与壳体相对一侧表面设置第二扰流条,减小了流经壳体和安装基座之间间隙的高速气流作用于车窗和车身表面产生的冲击噪声,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低风噪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5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硅胶模具生产用无水口唧咀
- 下一篇:包含回收材料制纤维板的静音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