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8124.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都武;牛均宽;吉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34 | 分类号: | E01B25/3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连杆机构 芯轴 道岔 芯轨 换位 本实用新型 下压装置 转辙机构 提升板 走行面 翻转 横梁 导槽 随动 单轨交通 电动推杆 轨道交通 回转摆臂 回转装置 连接装置 芯轴装置 新型道岔 横连杆 悬挂式 轴套 灵活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道岔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是由横梁处四连杆机构、横连杆、电动推杆、芯轴处四连杆机构、芯轴提升板组成;横梁处四连杆机构与芯轨、随动轨、修正轨的回转装置中的随动轨回转摆臂导槽机构和芯轨与导槽连接装置连接;芯轴处四连杆机构和芯轴提升板均通过芯轴装置和提升轴套与芯轨连接。本实用新型满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新型道岔的快速灵活换位转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道岔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式空轨道岔根据转向架的不同分为走形面底面连续、与非连续两种。
走形面非连续道岔,其转向架上有稳定轮组、导向轮组,可通过其提供抗扭转力矩,在道岔设计允许单侧走行轮的短时踏空,该类型道岔主要应用于德国。道岔转辙驱动采用了较为标准的一台铁路转辙机,总的功率小于1kw。工作原理:通过铁路转辙机的动力作用分别推动中间回转芯轨的绕轴转动;前端梯形钢构架的伸缩旋回实现回转叉芯的转前解锁、到位锁闭。该型道岔仅适用于小运量、轴重较轻(3.5吨)的空轨系统。
走形面连续道岔,其转向架相对于上面无稳定轮组,不能通过其提供抗扭转力矩,在道岔设计时走行轮不可踏空,该类型道岔主要应用于日本,该型道岔仅适用于中等运量、轴重约(5吨)的空轨系统。该空轨道岔是将可动轨行走板直接重叠于道岔梁行走板之上,在道岔变线时可动轨行走板在道岔梁行走板上滑动,当车经过道岔时,由于左右两侧的高度差引起转向架倾斜和车体抖动,两侧行走板受力不均,道岔梁行走板磨损严重,而且会引起乘客不适。同时可动轨行走板与道岔梁行走板重叠,厚度增加,无法满足采用夹钳制动器制动的转向架车辆通行要求。
为克服走行面的高低差影响,同时满足夹钳制动器制动要求,有人提出了采用平推板修正的道岔技术,该技术采用分离驱动技术,总的电机数量达到了12台,同时道岔总体宽度达到了4米。上述直接导致道岔可靠性降低,车场难于布置。
目前已经有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车辆转向架无上侧安装的稳定轮组;走行轮由日本的直径1050mm的充气橡胶轮胎,变更为直径518mm的挂胶橡胶实心车轮,必须实现走形面连续、且无明显高差,同时满足与线路梁相同的吊挂安装要求。实现道岔宽度的窄型,运动机构、装置的联动,以满足线路的布置要求,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道岔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是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新型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满足新型道岔中芯轨、随动轨、修正轨灵活快速换位转辙。
实现上述要求的结构方案包括:
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的提升下压装置,其特征是由横梁处四连杆机构(6-1)、横连杆(6-2)、电动推杆(6-3)、芯轴处四连杆机构 (6-4)、芯轴提升板(6-5)组成;横梁处四连杆机构(6-1)与芯轨、随动轨、修正轨的回转装置(3-1)中的随动轨回转摆臂导槽机构(4-4)和芯轨与导槽连接装置(4-5)连接;芯轴处四连杆机构(6-4)和芯轴提升板(6-5) 均通过芯轴装置(4-7)和提升轴套(4-8)与芯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8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