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电加热棒束隔离高温蒸汽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7515.8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凡;朱思阳;贾晓东;贺楷;申腾;杨妮蓉;杨伟;江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周敏毅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加热 隔离 蒸汽 系统 | ||
1.一种用于高温电加热棒束隔离高温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多根电加热棒、盛放容器、流体、电加热丝导线、连接容器、连通孔、密封板、隔热材料,
由多根所述的电加热棒形成的电加热棒束插入所述的盛放容器中,且每根所述的电加热棒的下段加热段浸没在所述的盛放容器中盛放的所述的流体中,每根所述的电加热棒的上段非加热段向上引出所述的电加热丝导线;
所述的连接容器下端面开口,开口大小、形状与所述的盛放容器的上方敞口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的连接容器与所述的盛放容器借助所述的连接容器的下端面开口与所述的盛放容器的上方敞口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连接容器上端面开口,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的连接容器下端面开口面积,但略大于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形成的横截面的面积,用于穿过所述的电加热棒束;
所述的连接容器侧面开有所述的连通孔,用于导出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加热所述的流体产生的蒸汽;
所述的连接容器上端面的上方与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垂直设置有两层密封板,且两层密封板中下面一层密封板紧贴所述的连接容器上端面,两层密封板上开孔穿过所述的电加热棒束,两层密封板之间在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外填充所述的隔热材料,所述的两层密封板及其中间填充的所述的隔热材料用于防止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加热所述的流体产生的蒸汽从所述的电加热棒上端流出并加热所述的电加热丝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容器上、下端面的开口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容器为金属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容器与所述的盛放容器借助所述的连接容器的下端面开口与所述的盛放容器的上方敞口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孔为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孔横截面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为金属密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层密封板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材料是属于易填充材料的保温棉和/或耐高温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棒束包括25根电加热棒,以5×5等间距排列,所述的加热棒束形成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75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前置除氧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棒束冷却系统